第四十八章 气氛融洽(求追读,超级重要) (第3/3页)
林盼娣甚至觉得,林招娣的做法或许更为妥当。
毕竟,黄巢这贪官空口无凭,仅凭一页纸就想参与南海的经营,任谁都会觉得风险极高。
但如果林家出手救回节度使,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不仅是黄巢欠林家人情,节度使亦欠林家一条命。
两边的合作,自然就多了层坚实的保障。
林盼娣心下稍安;
随即又想到什么,问:
“黄县丞,您与琼州刺史的关系如何?”
“大抵来说……模棱两可。”
林盼娣听懂了其中的意味。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么,我家或许还有一份见面礼,可以送您。”
-
九月九,琼州官衙。
符云舒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口中低声诵念着经文。
她的额头已沁出汗珠,指尖发颤,腹部随着呼吸明显起伏。
仆妇站在一旁,神色焦急,却又不敢出声打扰。
“春秀,再去看看漏刻,时辰到了没有?”
春秀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出佛堂。
这已是午后,她第十一次跑出去查看了。
片刻后,她匆匆回来:
“还差一刻钟。”
年长的仆妇叹了口气,低声念叨:
“这日子,真是难熬……”
终于。
一刻钟过去。
四个时辰跪满。
仆妇与春秀连忙上前搀扶符云舒。
她扶着肚子,双腿酸软,险些站不稳。
“快把药端来。”
春秀从一旁的案几上,端来碗温热的胶艾汤。
符云舒接过,缓缓饮下。
汤药入腹,她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
仆妇见状,忍不住转头对着门外两名护卫怒斥道:
“娘子是主母,肚子里还怀着家主的骨肉,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你们担待得起吗?”
护卫却嬉皮笑脸地回应:
“老太婆,你也别为难我们。家主命令,让主母按时祈福,我们不过是奉命监督,哪敢有半点懈怠?”
符云舒摆手,示意仆妇不必争执,低声道:
“扶我到床上歇息吧。”
仆妇连忙搀扶她躺下。
符云舒闭目养神,心中却难以平静。
很快,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几名符家的家丁匆匆赶来,跪在门外,声音颤抖地禀报道:
“娘子,大事不好!家主与大郎……在长沙县被阉人抓了!”
符云舒睁开眼,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她强撑着坐起身来,对着符家来的家丁们,把事情问清楚后,险些昏厥过去。
春秀连忙上前扶住符云舒,低声劝慰:
“娘子千万保重身子,腹中还有小郎君……”
符云舒勉强稳住心神,吩咐:
“备车,我要去山上寻夫君。
“今日重阳节,他在赏菊……符家危难,唯有他能化解。”
仆妇本想劝她留下安胎,可想到家主与大郎也是主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春秀见状,拉着仆妇的手道:
“阿姐,叫人多取两张草席作垫子,再在车厢四角放置十斤沙袋,好歹让马车没那么颠簸。”
“好,好,听你的,我这就去。”
所幸王弘业登高的山,就在县外不远处。
不过半个多时辰,主仆三人——外加两名护卫,便抵达了山脚。
虽然此山不高,寻常妇人也能登顶。
可符云舒胎象不稳,正是危险的时候,怎能冒险攀爬?
春秀转头扫了一眼护卫,冷声道:
“你们两个,轮流把主母背上去。”
护卫们连忙后退摆手,满脸为难:
“哟哟哟,这可是家主的夫人,我们可不能碰!”
春秀冷冷瞪了他们一眼。
旋即面色如常,在符云舒身前蹲下:
“娘子,上来。”
符云舒心系亲人安危,只轻轻趴上春秀的背,在她耳旁低声道:
“多谢。”
春秀没有回应。
她虽常年挑重物劳作,可到底年满四十六,走的又是未修梯的山道,只能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生怕张嘴咬了舌头。
仆妇胆战心惊地跟在旁边,除了抹泪,还是抹泪。
所幸这山既不远,也不高。
春秀咬紧牙关,一步步往上攀。
终于在筋疲力竭之前,将符云舒平安送到了山顶。
双腿微微发颤,衣衫被汗水浸透;
但她顾不上喘息,小心翼翼地将符云舒放下,扶她站稳。
对面便是一座石亭,似乎建于前朝。
亭内,王弘业正对着山坡上盛开的菊花弹唱。
琴声悠扬,与秋风交织。
在他身旁除了幕僚,还有十几名州府的官员。
众人或坐或立,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忽然,众人的笑声骤然停歇。
王弘业察觉到异样,转头望去。
只见符云舒在仆人的搀扶下,正缓缓向他走来。
王弘业的脸色当即一沉,放下手中的琴,厉声责备道:
“符云舒!风雅场合,你一孕妇来此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