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张献忠.....还活着吗? (第2/3页)
罗汝才闻言眼神瞬间一亮,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朱慈烺的样子。
随后不禁赞叹道:
“你说的不错,这位太子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在他面前,就算是我也自愧不如。”
“我自认为也算是一方豪杰,可在面对他时,却总有一种被看穿的感觉,他的谋略和胆识,绝非一般人所能比。”
话说到这里,罗汝才原本放松的神情突然一紧,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此刻会同馆内虽然安静,但他仿佛能感觉到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
他这才想起,自己这会儿可是在京城,而且是在会同馆,这周围附近都是朝廷的官员,说不定还有锦衣卫的眼线。
在这里公然谈论当今太子,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不过谈都谈了,贸然结束这个话题也未免有些太刻意了,于是他赶忙拍起了朱慈烺的马屁: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太子殿下确实是年轻有为,将来必定是一代明君。”
“况且如今朝廷日益强盛,各地都在逐渐安定下来,农民军内部又矛盾重重,要想长久维持,恐怕是难上加难。”
“因此我们投靠朝廷,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毕竟这农民军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李定国没有说话,只是默然地点了点头。
他的眼神有些空洞,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通过这段时间在辽东的生活,他越发觉得大明的实力实在是深不可测。
在辽东,他看到了大明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训练有素的最强大的军队,这些与农民军那松散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本就不是农民军可以抗衡的。
再加上农民军在河南又是接连遭遇了几场挫败,士气低落,人心惶惶,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了。
想到这里,李定国一时间觉得神情有些复杂。
作为曾经的农民军,他其实是不想农民军就那么烟消云散的,但是在大明强大的实力面前,他又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
而且平心而论,大明如今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各地的经济逐渐复苏,社会秩序也逐渐稳定,除了北方一些省份之外,大多数的百姓们也算的上安居乐业,不再为温饱而发愁。
如此一来,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呢?
想到这里,李定国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无奈和自嘲。
片刻之后,李定国似乎猛地想到了什么事情,然后猛地看向罗汝才问道:
“罗叔,你可曾知道我妻子的下落?”
作为张献忠悉心抚养长大的养子,他在年少时便已成家立业,妻子罗芸素是张献忠旧部之女,温柔贤淑,二人也曾有过许多温馨和睦的时光。
而罗汝才听到这话,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尴尬与窘迫。
因为他着实对李定国妻子的情况一无所知。
那时正逢左良玉率兵而来,局势混乱不堪,他当机立断,毅然转投李自成的麾下,以求寻得新的出路,哪里有时间在意这种小事儿?
虽然后来张献忠也归顺了李自成,可他那时候已经差不多被李自成软禁了,再加上又与李定国关系本就不算亲近,自然也未留意过李定国妻子的事情了。
而且他也不知道李定国的妻子到底有没有死于那场由他引发的混乱之中。
想到这里,罗汝才强装镇定,声音略显低沉地说道:
“此事,我实在不知。”
李定国听后身体微微一僵,眼神瞬间黯淡下去,沉默片刻后,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尽的落寞与哀伤。
其实他心里早有预感,在那般惨烈的战乱里,妻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如今这般询问,不过是抱着一丝侥幸,想再确认一番罢了。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恐怕李定国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妻子罗芸素竟奇迹般地还活着,并且与岳父一同被妥善安置在了京城之内!
原来朱慈烺对于这种事情早有安排,他特意嘱咐之前前往陕西运送燧发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