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结案与送别(十更求首订) (第3/3页)
是他毕竟稚嫩了些,不得不冒险露面,倒是那位琼山神探,也才十七岁吧?小川,你觉得此人看出真相了么?”
小川道:“应该不能吧?他若是发现了真相,岂能不告诉锦衣卫,将我们统统拿了领赏?”
“呵!谁又能说得准呢?不过如此一来,我确实欠他一份大大的报酬未还!”
燕修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本账簿,轻轻抚摸了一下,眼角的疤痕好似扭曲起来,眼神里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灼热:“我最感激的,还是这位神探设下的引蛇出洞,嘿!方威手中真有一本账簿啊,经此一案,我终于有了报仇的资格……
“该回京师了!”
……
“该去京师了!”
广州码头,海玥看着海瑞和林大钦背着行囊而来,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院试结束,原定计划是回归琼山,备考明年的乡试,但由于隐雾村一案的经历,他改变了主意,并且建议弟弟海瑞和好友林大钦,也一同北上,应试国子监。
毕竟这两位如果留下,十之八九是会被他牵连,遭遇下任提学的敌视。
没办法,地方抱团,向来严重,因此海玥查案之际,尽可能地避免两者的参与,但之前的人缘关系,不可能直接斩断。
将情况告知后,两人丝毫没有怪罪,也都对于去国子监有着向往。
他们这次的排名都不错,广州院试,林大钦位列第二,海瑞则排在第十七,以两人的年纪,不仅获取了秀才功名,也可以说是崭露头角。
年轻俊彦考取国子监,得一个监生出身,不是坏处。
只是父母在不远游,京师毕竟离广东太远了,故而又有着迟疑。
海玥没有直接说服两人,而是建议两位写信,快马加鞭传回琼州与潮州,交予各自的母亲定夺。
而很快,两人的母亲都给予了答复,让儿子把握住机遇,不必瞻前顾后。
海瑞自是对母亲谢氏言听计从,林大钦同样是孝子,历史上这个状元郎寿数很短,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考中状元后,把其母接到京师,结果林母因水土不服病逝,林大钦悲恸万分,身体一下子就垮了,后来干脆辞官归乡,三十多岁就去世,着实可惜。
此番能早入京师,或许也能改变一些人生的命运,不至于英年早逝。
三人会合,海瑞进了船舱,摆放行李,林大钦则站在船头,微微踮起脚,翘首朝岸上看。
海玥目光一动:“你在等郑逸书?”
“是啊!我是不是很蠢?总觉得他会来送送我……”
林大钦叹了口气:“我实在没想到,静轩外出游学一番,会变成了那番模样,这次想要攀附方家不成,连院试都没考,实在太可惜了……”
海玥轻声道:“有些人或许没有变,只是他要去做一些事情,不愿意连累朋友罢了!”
最初的坏印象,来自于林大钦被恶吏刁难时,郑逸书在外面无动于衷。
不过后来想想,也知道对方没有替同乡好友出头的原因。
郑逸书已经决定了接下来的作为,帮林大钦出头,事后反而是连累。
而且这位应变能力极强,在外面发现了周宣对海玥的赏识,再发现海玥海瑞也住进西行庵,就已经想好,要让他们作为证人,才有了后续的展开。
海玥的话说得很轻很快,林大钦根本听不清楚,只是痴痴地望了片刻,终于转身进了船舱。
直到大船彻底离岸,码头人群里,郑逸书这才缓缓走出,露出由衷的羡慕与祝福:“愿诸君能于这浊世之中,披荆斩棘,再无困厄之苦!愿林敬夫他日得中魁首,使我得一状元同乡,再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