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考场外传来惨叫,我猛猛答题(三更) (第2/3页)
以用父荫为国子生,历史上的严世蕃,就是以父荫,在明年入国子监读书的。
和纳捐不同,这是官宦子弟应有的权力,没什么可丢人的,当然如果能堂堂正正考进来,名声肯定更好听。
可桂载和赵晨瞧着年龄,比严世蕃都要大个几岁,要考早考了,怎么突然会心血来潮,参加此次补录呢?
显然带有这个疑惑的,不止海玥一人,见到桂载、赵晨和不重要来到国子监门前,居然也开始等待时,众人不禁变了脸色。
不是?你们这种背景的也来考啊?
这不是占名额么?
有谨慎的学子眼珠转了转,干脆往后退去,悄悄溜走,连考都不考了。
但更多的学子震惊之后,又露出热切。
如果能一批考入国子监,跟桂阁老的儿子当了同窗,结下深厚的友谊,这是什么机会啊?
祖坟要冒青烟了!
胆子最大的一批学子,甚至开始上前攀谈,无论有没有当同窗的机会,都先混个脸熟。
不过桂载似乎另有心事,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赵晨更是沉着脸,理都不理。
严世蕃见状倒是上前交谈,温文尔雅,如沐春风,可大家不是来跟他说话的,争相在桂载面前露脸。
“铛!”
这般关系奇妙之际,一道梆子响从集贤门中传出,补录报名的时间来了。
“请!”“请!”
大伙儿纷纷谦让,最终簇拥着桂载,朝里面走去。
海玥三人暗暗摇头,跟在后面,一块走了进去。
入了国子监没多远,就见一处院落前,挂上了木牌,上面写明退籍十人,补录十人,报名限百人。
进来的,差不多就是百人,可见这种补录每个月都有发生,大伙儿已经形成了默契,知道消息的不争抢,想要争抢的也得不到内部消息。
到了一张长长的桌案前,开始如同科举一样,将籍贯、年龄、姓名、户籍写了上去。
跟在海玥后面的学子探头一瞧,顿时发出一声惊咦。
原以为是拿捏考官喜好,装作贫寒士子来应试,结果不是装的,是真的岭南人!
竟能知晓这等门路,背后定有贵人指点,不容小觑啊!
一百人并不多,很快录完,拿上简易的考牌,来到旁边的考场。
说是考场,其实就是国子监内的屋舍,窗明几净,桌案整齐,每二十人一间考场,分五个考场。
海玥三人走在最后,报名也是相对靠后,此时就发现,前面的桂载、赵晨和严世蕃,并没有与其他人一起考试,而是进了一座院落。
林大钦奇道:“他们不考么?”
海瑞淡淡地道:“自是考的,只是不与我等一起。”
林大钦嘟囔道:“真不公平……”
海玥笑笑:“我们全力发挥,拿了剩下的名额便是!”
确实不公平,但相比起未来小阁老的所作所为,这种算个啥?
大礼仪新贵中,张璁家教极严,是传统士大夫作派,桂萼和方献夫或许逊色一些,底线却也比起后面的那些强多了。
所以对于桂载三人的出现,海玥反倒没什么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