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结案与赐字(一更) (第1/3页)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好一位斗战胜佛!”
紫禁城的冬夜,乾清宫的烛台上,十二支蜡烛燃得正旺,朱厚熜斜倚在榻上,手中捧着墨香味还未散去的第一部完整手抄本,案几上的御膳点心早已凉透,却一口未动。
他看到倒数第二页,正是取经团队得封正果之际,突然轻笑出声,惊醒了旁边昏昏欲睡的小内侍,赶忙挺直腰背,拿眼角余光打量不远处的陛下。
印象中即便是批阅奏本,也没熬到这么晚过,更何况是一部演义之作,陛下当真这般喜欢?
朱厚熜确实太喜欢了,他看的不是理学心学等学说,而是这为人处世之道,抚摸着书中如来封禅的段落,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从齐天大圣到孙行者,从孙行者到斗战胜佛——这猴头是彻底悟得进退之道了!”
孙悟空是在磨难中逐渐习得处世的智慧。
前期的大圣,莽撞冲动,以力服人;
中期的行者,学会借势,规避风险;
后期的悟空,刚柔并济,游刃有余。
每个人其实都是如此,朱厚熜也不例外,他当年初入京师时,也曾卑微地请求过张太后与杨廷和,甚至有过一味讨好的时期,但很快成熟起来,变成了如今反手将太后拿下,朝野上下竟无太大反对,民间更是一片叫好的局面。
朱厚熜本以为自己会很兴奋,可彻底软禁了那个老物后,反倒有些意兴阑珊。
跟那些真正难对付的大敌相比起来,张太后蠢得甚至有些人畜无害。
‘公主府一案,就以张家的倒台为结束吧!’
张氏倒台,民间欢腾,各方偃旗息鼓,这就是结案。
但背地里的暗流涌动,才刚刚开始。
朱厚熜起身,内侍忙捧来参茶,却见这位天子踱步转了一圈,突然兴奋起来:“若朕也如这猴子,先闹他个天翻地覆,再求个长生不老的正果,那该有多好……呵!”
内侍呆呆地看着,不敢应声。
朱厚熜是自问自答,话尾已然带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叹息:“可惜闹天宫时何等快意,取经路上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放跑了多少神仙坐骑,可见这世间正果,终究要熬得、忍得、装得!难!难!难!”
内侍已经完全听不懂了,却知道陛下的心情不错,也松了一口气。
朱厚熜何止是心情不错,一想到自己是普天之下第一个看到全本的,还有这般保质保量的结局,顿感心满意足。
酝酿了那么久的人,能在五天内一蹴而就地完成后面的章节,除了此人早有腹稿外,还有种上天注定之感。
合该他这位大明的君父,第一个欣赏这等作品。
再结合国子监与公主府的两场案件,朱厚熜隐隐觉得,此人或许是他的福将。
可惜此子过于年轻,在国子监读书,明年的科举尚且不知能否高中,而朝堂正是用人之际,时不待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