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严世蕃奔走救徐阶(一更) (第2/3页)
京师,被贬去流放地当推官了,现在还能在翰林院当编修,其实是受到了安南使团入京影响。
可惜绕了一圈,他还是走回了直言犯上的老路。
说实话,如果是后来那个老阴鳖,谁管他去死,但这样的徐阶,海玥反而会努力救一救,立刻道:“那封奏疏的内容呢?”
严世蕃早有准备:“我将内容誊抄下来了!”
海玥接过细看。
“臣翰林院编修徐阶谨奏:为谏止南征安南事。”
“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今陛下欲效永乐旧事,兴师伐交趾,臣虽愚钝,然食君之禄,不敢避斧钺,谨以四患陈之:”
“一患天时未顺,瘴疠杀人……二患地利尽失,粮道难继……三患人和不附,民心向背……四患名实相违,徒慕虚功;”
“太祖尝诫不征诸夷,非示弱也,实知四夷之地取之无益,今宜效汉文赐赵佗故事,遣使敕封,羁縻其主,严饬边军,固守镇南关,待国力充盈之时,再议南征未迟……”
海玥看到这里,松了一口气:“还好,没犯什么忌讳,只是头铁……”
严世蕃早就习惯这位时不时的古怪词语,以为是琼海方言,苦笑道:“确是头铁啊,连桂阁老都不再出言反对出兵,他何必冲上去呢?”
海玥道:“徐子升所言不无道理,欲征安南,确有祸患,然凡兵戈战事,真要分析起来,哪种局势都能有个十胜十败论,终究还要看前线瞬息万变的局势。”
严世蕃此时已经从骑墙派变为了主战派,连连点头:“明威所言有理,那我们现在?”
海玥问道:“赵景仁呢?”
赵景仁就是赵时春,比徐阶年龄还小了五岁的翰林院编修,历史上的嘉靖八大才子之一,之前同样因为《西游记》被吸引过来,两人一起成为了一心会的首批成员。
而对于安南的态度,赵时春和徐阶的观念恰恰相反,认为如今安南叛臣弑君,国内大乱,又有使团求到宗主大明头上,如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都不出兵,那后面想再收复交趾之地,就更不现实了,所以赵时春主战。
不过公事是公事,私情是私情,以两人的交情,这位是最能帮上忙的。
果不其然,严世蕃道:“这事就是赵景仁最先告知我的,现在徐子升被张阁老召去朝房训斥,赵景仁也在想办法救他!”
‘被叫到朝房训斥的场景,也重现了么?’
海玥苦笑,言官骂阁老也算是宋朝谏臣骂宰执的遗风了,无论是发自真心,还是沽名卖直,都是一条晋升的快车道,可首辅张璁不同,无论是自身的能力,还是得受君恩的程度,都是辅臣里面首屈一指的存在,徐阶跟这样的人顶,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但对于自身的观念坚定不移,也确实值得敬佩。
“先去翰林院!”
一念至此,海玥马上动身。
作为国子监生,皇城的其他地方不能随意走动,但入翰林院没有问题,此前崔助教的一封信件,守卫就放他们进去了,现在海玥只靠那张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