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拔徐阶(一更) (第1/3页)
“会首!”
徐阶入了堂内,作揖行礼,一板一眼,待得海玥起身还礼,这才坐下,语气亲近起来:“明威你唤我?”
他的尊重是出于对这位人品贵重的钦佩,同样也是出于这段时日一心会的进步。
已是仕途中人的徐阶,当然清楚能有这份机缘代表着什么,他或许想要知行合一,直道而行,但不代表不看重背景。
试想他如果背后有人撑腰,此前也不至于被张璁唤到朝房里,指着鼻子训斥了半个时辰。
所以一心会的际遇,现在的徐阶异常珍惜。
这份态度被海玥看在眼里,才有了这次会面,而他也不云里雾里地绕圈,稍作寒暄后,直接问道:“子升,有关对安南的态度,你有变化么?”
徐阶面色一沉,斩钉截铁地道:“不变!我此前见到张阁老,就为谏止南征安南事的奏疏,与之据理力争,分辨到最后,他亦词穷!”
海玥看过那封奏疏,确实条理分明,可惜打仗不是靠嘴皮子功夫,开战之前分析得再头头是道,也比不上战局里的瞬息万变,关键还在于知己知彼:“那你想要亲自接触一下安南人么?”
“哦?”
徐阶目光一亮,反应极快:“莫贼遣人出使了?”
海玥点了点头:“是!”
徐阶振奋起来:“这是羁縻边疆的好机会啊!我们可以迫使此獠归顺,以土司制管理,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回交趾,占据大义名分,再细细分化,逐步瓦解其统治权!”
说罢又皱了皱眉:“然莫登庸犯上作乱,弑君夺位,绝非易于之辈,何况不说安南,便是两广的土司都不受约束,怕是要鞭长莫及,还是等到新政大成,国富民强后,再用兵征讨不迟!”
海玥总结:“无论如何,都要多多接触,了解安南境内的真正局势,对么?”
“那当然!”
徐阶毫不迟疑地点头,旋即苦笑道:“可惜轮不到我们,此等大事,定是由礼部包揽,便是鸿胪寺都只能从旁协助!”
海玥道:“子升在翰林院编修任上,已满三年了吧?”
徐阶有些莫名:“是啊!”
他是嘉靖二年的探花郎,当年回乡娶亲,后来父丧丁忧,嘉靖六年服阕,返回翰林院编修任上,至嘉靖九年,已满三年任期。
海玥又问:“就在刚刚,获吏部考功司‘卓异’的评语?”
徐阶面色微变,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是……是啊!”
海玥道:“时值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出缺,你愿意任职么?”
徐阶即便刚刚有些念头,但真的听到这句话时,也不由地愣住。
明朝翰林院编修任满后,晋升路径基本就那么几条。
院内晋升,是由编修升修撰再升侍读侍讲最后是学士;中央转任,一般是从六部主事做起,晋升郎中或詹事府、太常寺要职;地方外放的话,起点就高了,往往是从提学道做起,再升布政使,最后任巡抚,调回中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