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嘉靖:朕的一心会是何反应?(一更)

第一百四十五章 嘉靖:朕的一心会是何反应?(一更)

    第一百四十五章 嘉靖:朕的一心会是何反应?(一更) (第1/3页)

    “张鹤龄、张延龄,这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到底死没死?”

    “启禀陛下,二张绝无可能被替换,行刑差役早已验明正身……”

    “你们又不是没有见过那两个人,朕是问你们,死的是不是张鹤龄、张延龄?”

    “我等当时位于公案后,确实看不真切,然行刑流程绝无疏漏……”

    刑部右侍郎姚景阳、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润、大理寺少卿汤沐和锦衣卫指挥佥事萧震跪在冰冷的地砖上,战战兢兢地回话。

    朱厚熜冷冷地看着他们,眼中寒芒闪烁。

    对于名义上是国舅的张鹤龄、张延龄,朱厚熜为什么做得如此绝?

    并非真的为民做主,善恶有报,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他本就深恨张氏一族,张太后当年让他们母子下跪,多番折辱,至今仍然维持着圣母太后的优越感,双方早有仇怨。

    其次公主府一案,贼人令永淳公主昏迷,引蒋太后出宫,欲以行刺,无论背地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如此恶劣的行径,必须要处置足够份量的犯人,才能服众。

    最后张家兄弟声名狼藉,闹市问斩,不仅可以收获民心,也可以震慑百官,推行吏治整顿。

    可以说除去张家兄弟,实在是有百利。

    至于害处。

    自然就是严苛的骂名了。

    但朱厚熜还真就不在乎。

    儒家道统是拿来统治臣民的,不是约束天子的,在十八岁时一鼓作气把左顺门哭谏的官员打杀下去时,他就彻底明悟了这个道理。

    他要的是皇权的稳固,国家的强盛,青史留名,做一位中兴之主,让后世知晓,武宗无子,得他这位藩王承继大统,是大明朝的幸运!

    然而张家兄弟死后,并没有达成目的,反倒横生波折。

    短短十数日,别说民间,就连宫中都有人议论,说那两位西市问斩的国舅爷,其实没死,死的是替身,真人已经离开京师,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继续作威作福了。

    宫内传闲话的内侍很快被抓到,嘴都打烂了,但几番审问下来,就是出宫听到外面的闲言碎语,回来后实在没忍住,当作稀奇事嚼舌头,结果很快传播开来。

    朱厚熜勃然大怒,当即就把那日西市问斩的四名官员叫来问话。

    眼见陛下的视线越来越冷,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润第一个扛不住了:“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查清这等谣言的来源!”

    大理寺少卿汤沐也赶忙道:“此事传扬得如此之快,恐有贼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朱厚熜看向锦衣卫指挥佥事萧震:“萧卿以为呢?”

    萧震暗暗皱眉,这活果然要落到锦衣卫头上了,缓缓地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假死脱身之说,是否别有隐情?”

    话音落下,他还故意侧头看了看旁边的刑部侍郎。

    刑部右侍郎姚景阳感觉到视线,神色立变,浑身都紧绷起来。

    果不其然,朱厚熜道:“依你之见,替换死囚的事情,以前也在京师发生过,此次百姓才会相信?姚侍郎,你说!”

    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