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秘密结社的端倪(一更) (第2/3页)
让旁人织网,再将趴在上面的原主赶走,取而代之。
如此做到最大程度的隐蔽。
赵文华如此,李绍庭可能也是如此。
海玥指了指桌案:“将买主名单写下来。”
“是!是!”
换成以往,赵文华是万万不愿意的,买主名单也是宝贵的资源,但此时此刻与进诏狱的风险相比,根本不算什么,手脚麻利地上前。
严世蕃在旁边看着,啧了一声:“真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啊!”
如孙黑虎这种南监一霸也就算了,六部的吏胥上面赫然有十余人,且都是关键岗位,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不少人,甚至还看到了皮条胡同的一位老鸨。
海玥看了,也评价道:“三教九流,在要事上也能有大用,不能小觑了这样的人脉啊!”
赵文华不敢吱声。
他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不仅是获取钱财,还能通过百花酿的出售,构建出一张下层的人脉网,为自己的仕途之路保驾护航。
而等他完全写完,海玥看着这份墨迹未干的名单,默默算了算人数:“上面有四十三人,每人多久饮用一瓶‘百花酿’?”
赵文华道:“短则十日,长则一月,每次送一瓶过去,他们可以存着慢慢喝,不用也不能一次喝完。”
海玥道:“也就是根据依赖性不同,所饮的量不一?”
赵文华抹了抹冷汗:“是……是……”
“那依赖性最重的买家,是不是已经完全离不开了?”
“也没有完全离不开吧……只是听说我要离京,欲出重金买此配方,被我拒了……”
“你准备如何?”
“不卖了,我只要握有这个配方,在哪里都能出售……当然!现在是绝对不卖了!”
听着这位的保证,海玥沉声道:“你可以不卖,但这些已经成瘾的人,却不能不买!你一旦离京了,谁能即刻补上这个空缺?”
赵文华愣了愣:“这……这我哪里知道?”
严世蕃听明白了,立刻道:“不是让你去猜测陌生人,是你所熟悉的人里面,有谁可以迅速补上你的位置?”
赵文华缓缓地道:“我的书童砚舟,他是知晓的,平日里有时候送酒就由他来……”
海玥和严世蕃对视一眼,之前在南监外等待时,也是看到了书童砚舟匆匆出去,恐怕就是去取百花酿了。
“但砚舟会与我一起离京,另外几位下人,都无法在这里继续卖酒……”
赵文华琢磨片刻:“能直接接上这份买卖的,那就只有酿酒的地方了!”
严世蕃眯了眯眼睛:“有专门的酒肆承接?”
赵文华老老实实地道:“为了配方保密,我专门寻了一座小酒坊,起初有些步骤是我自己进行,后来交给了几位下人监督……”
明朝和宋朝不同,宋朝酿酒有着严格的限制,通过法律垄断加高额税收加严密监管,对酿酒业实施了历朝最严格的限制,即便是作为官员,也不能私自酿酒,除非是完全自己饮用的那种。
而明朝就在开国之初推行“限酒令”,禁止地方官府和百姓私自酿酒,违者重罚,但这个目的是节约粮食,稳定社会,毕竟战乱之后的天下需要休养生息,粮食是命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