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阅卷中的交锋 (第2/3页)
并送到收掌所,考生答的墨卷在外帘官处存好,誊抄的朱卷则送到内帘,正式开始批阅。
批阅工作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会试分为三场,三天一场,前两场的答卷早就经过这样的处理,送往内帘的考官。
此时第一场已然批阅完毕,第二场也批阅了小半。
毕竟会试的考官数目,确实很多。
会试主考官,一般是两到四人,称总裁,两人就是一正一副,最多是一正三副。
皆以进士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由礼部提名,天子钦命特派。
另有同考官八至十六人,主考官及三位同考官必须由翰林官担任,其余的同考官可从教官中聘用。
再有十八位内监官,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考官的职责,更有房里的副手等等。
所以面对三千多份答卷,又是分为三批依次送入,阅卷量在历场科举考试里,算是较轻的了。
甚至有些手脚麻利的,会试当天考完,前几名就能初定。
而今科会试的正主考官,是大学士张玉阳,副主考官,是现任礼部左侍郎黄绾。
两人先是看向各自手中的答卷,露出满满的赞许:“墨涌波澜,直拟苏家气象,考订精审,骨力刚健,捧读之时,如见蛟龙腾跃,生气盎然,满纸皆活!当真是好文采!诸般士子中,以此人才情最甚啊!”
他们两人看的是同一人的卷子,一份出自第一场,一份出自第二场,能获得如此赞誉,可见欣赏。
而当看到最后一批誊抄完毕的朱卷送入各房,两位主考官迫不及待地迎上:“快!把这个红号的第三场朱卷取来!”
小厮挑出卷子,呈给两位总裁。
两人聚在一起齐齐阅览,看着看着,却微微凝眉,最后对视一眼,齐齐摇头:“可惜!实在可惜了!”
不知是何原因,或许是精力不济,或许是有别的变数,反正此人第三场作答的文章水平,明显有所下滑,大为逊色于前两场的发挥。
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
连经三场的考试,基本都是首场发挥最好,第二场次之,最后的失误最多。
正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样,考生的脑力、精力、体力,都在不可避免地下滑。
能维持同一水准的,那都是名列前茅之辈。
而两位主考官欣赏的这份答卷,前两场的水平都完成得相当高,并没有下滑的趋势,因而期待第三场的作答,只要其维持第二场不变,那今科会元就可以直接定下了。
可惜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当然,也不是说此人就没了榜首的希望,因为前两场的发挥极佳,哪怕受最后的拖累,综合评价也是极高,这个时候就要看看别人的卷子,有没有能稳稳力压他一筹的了!
正常的阅卷开始。
同考官们扯开卷束,开始阅评,见到中意的卷子,就用青色墨笔加以圈点,并作评定,移交副主考黄绾。
黄绾看了若也中意,会在卷上批一个“取”字,然后送正主考张玉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