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论马皇后的含金量 (第1/3页)
“胡惟庸这狗东西,想看咱的笑话,他看个屁!”
武英殿内,朱元璋喝了一口茶,低低的骂了一声。
他太清楚胡惟庸了,这就是一个胆大包天,可以拼尽一切往上爬,要权不要命之人。
野心极大。
而自己之前废地方行省,设立三司,以及让标儿来听证等这些做法,是对中书省的拆分。
胡惟庸作为中书省宰相的权力,也会随之变小。
胡惟庸心里面自然会不痛快。
而这一次薛祥奏章呈上之后,胡惟庸这么积极的汇报给了标儿,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
可实际上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朱元璋再清楚不过。
这是对自己父子出难题,看自己父子的笑话。
别看自己这个时候,已经给出来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依照他对胡惟庸,还有不少别有用心之人的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绝对不认为自己所给的办法会好用。
等着看接下来自己被打脸,看黄河不能被根治。
只要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难受,吃瘪,那他们就高兴。
至于说黄河不能根治,所带来的洪水滔天,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是不管的。
反正这水也淹不到他们,发大再大的水,也不影响他们做官,不妨碍他们享受他们的日子。
但可惜,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自己早就已经不是之前的朱元璋了。
想要在这件事情上看自己的笑话,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且看接下来,在治理黄河这件事情上,究竟是谁会被打脸!
而他,也想要快些把中书省废了,宰相废了。
这胡惟庸着实是碍眼……
……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武英殿内来了两个人,二人皆是英武不凡。
年长的那个三十来岁,年纪小的那个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
“文英哥,保儿弟,你们不用这样多礼。”
朱标脸上绽放出笑容,快步走上前去,一手拉着一个,分外的亲切。
这种亲切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真的觉得很亲切。
原因无他,这两个青年将领,和别的人可不一样。
这两人,都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当年所收养子。
朱标和他们关系都很不错,尤其是对于沐英,朱标一直都以兄长视之,很是尊敬。
沐英对于太子朱标,感情也同样很好。
“哈哈,标儿说的对,咱们爷儿几个在一块儿,不用这般拘谨生疏。”
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
并指了指身边几个围成半圈的椅子,让他们自行落座。
这种做派,就像一个当爹的面对自己儿子一样的随意。
是真没拿他们当外人。
朱元璋也不可能把他们当外人。
毕竟自己的这些义子们,都还是很靠得住的。
尤其是这个时候,来到自己跟前的文英,和平保儿两个,可以说是他众多义子里面的佼佼者。
打仗是真能打,丝毫不亚于蓝玉。
而论起综合能力来,文英是远远超过蓝玉的。
蓝玉性格上面缺陷很大,能打仗是能打仗,可是太狂了。
打的胜仗越大,越是狂到没边。
捕鱼儿海之战,灭了北原王庭后,直接狂的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他是老几了。
凯旋途中,敢因为边关将士开门慢,就直接纵兵将己方边塞要地打下。
不说别的,单单只看这一点,就能知道蓝玉的缺陷有多大。
文英这孩子则不同。
打仗上面的能力,是丝毫不弱于蓝玉。
最关键的是,做事情特别靠谱,为人谦逊,处事又不失手段。
简直就是又一个天德。
也是因此,自己上辈子才会放心的让沐英镇守云南,后面更是让沐家子孙永镇云南。
文英灵柩归来时,自己亲自出城迎接,又追封其为王。
文英这孩子,是真值得人如此对待。
除了品格优秀能力极强,办事情让人特别放心之外,对待自己,对待妹子,还有标儿都没得说。
洪武十五年,自家妹子因病去世,文英得到消息,悲伤过度,三天不吃不喝,咳血,几乎要昏厥。
洪武二十五年,自己家标儿去世,对沐英这孩子而言,又是一个重大打击。
他悲伤过度,因此患病,两个月后便去世了。
洪武二十五年,对于上辈子的自己而言,也是一个极其黑暗,让人不愿多去回想的年份。
这一年,先是失去了自己挚爱的长子。
两个月后,又失去了他众多义子里面,最为看重的义子沐英。
噩耗接踵而至,思之让人心痛。
至今想来,依旧觉得洪武二十五年,是一个极为可怕,暗无天日的年份。
而云南这边能够被成功的治理,彻底的汉化,成为后世人提起来,就下意识的认为,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领土,成为了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自己让沐英带兵攻打云南,并让文英后期镇守西南,后面更是让沐家子孙,世代镇守西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老四当年攻打安南,在那里设立交趾郡。
若是能找到一个像文英这等靠谱之人,效仿自己,令其在脚趾那边进行镇守。
那么让交趾彻底成为大明华夏领土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