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李世民来了都得瞎只眼! (第2/3页)
己一次次次的训斥下,对待大明进贡的物品越来越多,端正态度之后。
才正式册封那王禑为高丽王。
但这辈子重新来过,朱元璋不想再这样做了。
上辈子自己的做法,证明了当时的策略还是很有效的。
但终究是有些无力,不够敞亮,没有打出威风来。
所以,这辈子他要派沐英和平安过去,对高丽那边好的清扫一下。
让高丽变成大明的形状。
不仅如此,在朱元璋的设想中,最终要把高丽那里给彻底的变成大明的领土,如此才好。
上辈子时,不知道那边的人居然那样恶心
等到现代生活了后,才发现这些棒子是真的极其无耻!
不断的窃取中华文化,还有各种的发明历史。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么一位存在,到了他们那里都得被射瞎一只眼,落荒而逃,铩羽而归。
他们更是大宇宙国一样的存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从他们那里而起,是以他们为中心,一层层的推进。
他们才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后面华夏文化都是受他们影响才出现的。
连屈原都要抢。
种种行为,令人作呕,也令人火冒三丈!
如今重回大明,自己还是皇帝,那有些事儿就必须要做了。
朱元璋觉得,高丽棒子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等玩意儿的存在,就是来恶心人的。
如今自己大明,所面对的局面和上辈子时所面对的局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自己手里面的钱财不多,北元那边龟缩于草原之上,不和大明进行大规模的交战。
西南有梁王,东北有纳哈出,草原上的部族,也都听从北元的号令。
想要将北元给彻底瓦解,给弄死,给解决掉,并不容易。
所以自己才会采用相对较为缓和的外交手段,来拉高丽,不让它彻底倒向北元。
可现在,事情却不同了。
经过自己的布置,用经济手段搅乱了草原。
让草原上的这些人疲于应对,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手里面的钱财也不少,如今老四,已经将剿灭海寇,所获得的很大一部分收获,让人给运了回来。
市舶司也正式开始远航,今后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大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对策自然而然也要跟着改变。
高丽那边,干出来了这等事儿,再让自己如同上辈子那样,只对他们用外交手段进行训斥,而没有真的对他们用强是不可能的。
这辈子就让他们明白,杀大明使者的后果!
倭国也好,高丽也好,今后别管是什么国也好,只要敢不知天高地厚,斩杀大明使者,都必须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头悬北阙!
如此才不负大明之威!
上辈子是自己认知不到位,想着这些边远之地,国小民穷,过于贫瘠。
又山高路远,打他们不会有什么好处,反而容易让大明陷入战争泥潭,得不偿失。
所以,就列了很多的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对这些地方动手。
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现在朱元璋早已改变了主意。
这些地方,还是握在手里比较好。
如若不然,在今后就会被别的人所占据,还会危害华夏。
目的不同,那么所用的手段自然也将会随之变化。
永远都不要嫌领土太多。
沙俄这个从北元这里,学了一些大国管理经验的地方,都能拥有那么多的领土,还能降之给守住,那么大明也一定能行。
“好狗胆!居然敢暗地里和北元如此勾搭,眉来眼去,狗高丽已有取死之道!”
平安怒骂出声,看得出来高丽所干出来的这些事儿,把他彻底给惹毛了。
北元乃是他们死磕的对象,有不共戴天之仇。
结果现在,狗高丽不知天高地厚,杀大明使者,居然还要勾搭北元!
这怎么能让他忍受的了?
沐英并未说话,但从其神态上的变化也能看得出来,对于这一个事情,他同样很气愤。
显然已经动了真怒。
“哦,对了,那被杀的高丽老王,也同样有着各种的传闻。
比如他生不出来儿子,无人继承王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喜欢男的,有龙阳之好。
甚至于还有传言说,他早年在北元那边当质子时被玩坏了。
之前那个名叫辛盹的和尚,之所以会那么受他的重视,甚至于能让其代行王权,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和尚貌美。
至于后面,他召集那些年轻的贵族子弟们入皇宫当侍卫,有给他们权力,通过他们来制衡朝臣的目的。
除此之外,也有龙阳之好的原因在作祟……”
还能这样?玩的真花!
听了朱元璋所言,朱标,沐英,平安几人都是目瞪口呆。
有被这个消息给惊到了。
蛮夷果然是蛮夷,真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当然,这些咱只是那么一说,至于保不保真,咱也不太清楚。
咱姑且一说,你们姑且一听,心里面有个印象也就算了。
他是不是有这样的癖好,对于接下来高丽之行,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沐英平安用力点头,表示记住。
至于平安……看他的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