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国立工业大学 (第1/3页)
朱元璋在御案前,静静的看着手中的密报,片刻之后,将密报看完,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只是这么笑,显得有些冷。
朱亮祖居然和胡惟庸勾搭到一起了,果然,有些人他就是该死。
上辈子时,朱亮祖坐镇广州,干出来了那一系列,令人恼恨的事情。
被自己鞭死在金殿上。
这辈子到目前为止,他倒还没有干出太伤天害理的事儿,朱元璋也不准备再给他这样的机会。
要将他给关到京师这里,不让他到外面去任职,就在京师老老实实的呆着。
哪能想到,这才多长时间,这家伙就和胡惟庸勾搭到了一起。
面对这么个情况,朱元璋人都有些要气笑了。
这还真是,有些人偏偏非要往死路上走。
不过如此也好,今后把胡惟庸给解决的时候,可以顺道用正当理由,把朱亮祖也给一并处死。
让他和朱亮祖一块儿归西。
也算是慰藉一下上辈子时,被自己冤杀的道同,稍稍的缓解一下意难平。
上辈子自己设立锦衣卫晚,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把锦衣卫给正式设立。
那个时候的胡惟庸都已经造过反,被自己处死了,丞相制度也被自己给废除。
亲军都尉府在自己授意下,也多少打探了一些消息,可是和锦衣卫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也是因此,一开始对胡惟庸干出来的不少事情,了解的并不是太多。
如今自己提前几年把锦衣卫给弄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了更多关于胡惟庸的事。
这家伙,是真该死。
胆子也是真大,什么事都敢做!
拉拢文臣也就算了,还拉拢一众侯爵,要把手伸到军队中去。
随着李善长转化成为大明的忠良,淮西帮的不少人心里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已经可以说把费聚,陆仲亨等这些人都给收到了麾下。
让这些只会打仗,却没什么脑子的人,以他马首是瞻。
如今又多出来了一个朱亮祖。
这家伙在发展其势力上面,还当真是不遗余力。
不过如此也好,不多拉拢上一些人,手里面没有足够的力量,野心没有膨胀到一定的程度。
他以后怎么能行造反之事?
自己又怎么能抓的机会,把他以及他背后的这些人给一举消灭,从而可以好好的清理一下虫豸,让自己大明变得更加干净纯粹?
现在看朱亮祖已经有投到胡惟庸麾下的迹象,生气之后朱元璋反而又有些开心。
鱼找鱼,虾找虾,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片刻之后,朱元璋站起身来绕到后方。
这里有着一排排的铁柜子,铁柜子上面,有着一个个的抽屉,看起来好像药房放药材的那些柜子。
朱元璋拿出钥匙,开了锁,拉开了其中的一个抽屉,发出了一阵令人牙酸的声响。
在这武英殿里显得很是刺耳,响亮。
这样的动静,朱元璋却习以为常。
把密信放入其中,将之关上锁好,又是一阵响亮的动静。
这样的动静,是朱元璋故意营造出来的。
并不是说他这边就不能让人造出,抽拉之时没有什么声响的柜子。
而是他故意让人如此做。
因为这样做的话,可以有效的防止有人不安好心,偷偷打开偷看里面的密信。
这响亮的声音,可以劝退很多的有心人。
就算是有的人贼心不死,依然想要窥探铁柜子里面的秘密,那有着这样的动静,也可以让外面守卫的人发现。
从而把他们给逮到。
在如何防范秘密被别人偷看这件事情上,朱元璋还是有着不少心得的。
……
“标儿,走,陪咱出去走走。”
朱元璋来到了文华殿,叫上朱标。
朱标看看手头没有处理完的政务再看看自己老爹。
果断的就把政务给放了下来,起身向自己老爹走去。
心里面有些异样的感受。
自己父皇,如今显得有些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不能说不勤政,只是和之前相比,在这些事情上远远没有那样的拼。
不过,朱标也已经习惯了。
一直把弦给绷得紧紧的感觉,确实不怎么好。
还是现在这种适当的劳逸结合的感觉好。
“去哪里?”
“出宫去转转。”
“哪里?”
“秦淮河。”
“啊?”
朱标为之惊讶,自己老爹居然还要带自己去逛秦淮河?
不是……这大白天的,一个皇帝,一个太子,就这样华丽丽的去秦淮河了?
“这……这有些不太好吧?”
“哈哈哈,你想的美,咱骗你的。
哪能去秦淮河?
那就算是去,也得是黑了再去,那个时候才有意思。”
秦淮河朱元璋没少去,当然他去是考察工作,没有做一些什么事。
元末战火,天下大乱,各行各业都要受到影响。
秦淮河这个早就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声的地方,也同样不能幸免于难。
自己打下金陵之后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