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天子剑出鞘 (第2/3页)
璋将北元给赶到了草原上不说,还磨刀霍霍,准备将北元给彻底的赶尽杀绝,不留任何的后路。
已经要将北元给逼到墙角里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这边派人传去这样的消息
北元那里,定然会欣然应允。
而后和自己这边共同出手,来对大明这边大举进攻。
杀朱元璋成功之后,哪些人最让人忌惮?
那自然而然便是统领大军,在北面驻守的徐达。
徐达对朱元璋太忠心了,在得知了自己干出来的这事后,肯定会发了疯,
带领兵马不计后果的与自己作对的。
那么这个时候北元那边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北元那边,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进行。
那么就能够凭此来狠狠的制约住徐达的众多兵马,给自己带来足够的时间做事儿。
西南梁王那边,也同样会对自己的这个提议欣然应允。
毕竟朱元璋,不单单是对北面草原上虎视眈眈。
同时也对西南梁王那里磨刀霍霍,想要将之给解决了。
先前时,还想通过派遣官员到那边进行劝降。
从而让占据西南的梁王能拱手而降。
但可惜,根本不可能。
梁王那里,反而把朱元璋的使者给杀了。
闹出来了不少事儿。
如今朱元璋更是让冯胜,到广州那边去坐镇。
只要不傻,就能看出来朱元璋的意图是什么。
自然而然,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对梁王那边动手。
自己这些人都能看出来。
那么身为被针对的梁王,心里面的急迫感将会更加的强烈。
自己这个时候,派人送去这样的信,并和他们约定动手。
做这事可谓是雪中送炭,正中他们下怀。
他们定然会迫不及待,欣然应允。
而后积极的做准备,在今后动手,如此一来就能把南面那边的诸多兵马人力都给牵扯住了。
让他们不敢再胡乱行事。
至于倭国那边,同样也和朱元璋过节很深。
而朱元璋亦有对倭国那边动手的意思。
先前是时,朱元璋这丢人现眼的货色,把使者派到倭国那边。
要让倭国人过来进贡。
还让倭国人管束倭寇。
可结果呢?
朱元璋派去的使者,同样被倭国那边的人给杀了。
虽然这事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过去了,但是依照朱元璋的那小心眼程度,怎么可能会过去?
特别是如今朱元璋又开了市舶司,在海上弄出了舰队来护着市舶司出海做生意。
在这个过程里,严重的打击了海寇。
倭国那边倭寇盛行,可以说算是倭国那里,一个很大的进项了。
结果现在,朱元璋却干这事儿。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朱元璋做出来这些事,已经让倭国那边的很多人,都感到不满和不安。
本来就有旧恨,如今再加上新仇。
自己这里本就和倭国那边,有所联系。
而今再派去人,到倭国那里游说,约定动手,还是能做到的。
倭国那里必然不会拒绝。
单单只是弄死朱元璋,这事儿就足够令人振奋了。
更不要说,自己还准备给他们开出一些优厚的条件来。
比如事成之后,大明这边继续实行海禁。
官方不在海上做生意。
就算是做生意了,也不会和倭寇进行死磕。
可以让倭寇在海上光明正大的劫掠。
甚至于劫掠一下大明这边的沿海地方也是无妨。
仅仅单单只是这一项,就足够他们感恩戴德。
足够他们迫不及待,前来和自己等人一起动手了。
至于北元那边,他这里也同样给出了条件。
比如,事成之后可以将原本的幽云十六州还给北元。
让北元那里继续占有。
并停止和北元之间的战争。
西南梁王那边,一样可以给他们割些地。
反正地这么多,多割一些也无妨。
这都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地方,他是一点儿都不心疼!
他当然知道,真要如此做了,肯定会令很多人对自己各种的看不顺眼,各种辱骂。
甚至于有人骂自己是儿皇帝,卖国贼。
对于这些,他是一点都不在乎。
骂就骂吧!
自己儿子都死了,还怕他们来骂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