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红楼晓梦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聘书、生辰

第一百三十八章 聘书、生辰

    第一百三十八章 聘书、生辰 (第3/3页)

贺礼,宝钗回到房中,又受了同喜、同贵等丫鬟拜寿。

    因着宝钗方才十四,不敢受丫鬟们大礼参拜,恐折了福寿,便只让丫鬟们道了万福。

    按惯例,和尚、道士、尼姑道姑的供尖儿、换的记名符、换的周年锁,还有女先儿上寿,这些自不会少了。申时安排寿宴,宝钗本道就不请戏班子了,谁知拗不过王夫人,到底还是请了戏班子来唱曲儿助兴。

    待巳时过半,三春、黛玉与寻机翘课的宝玉便一道儿来给宝钗庆生。

    二姑娘迎春送了一对宫花,三姑娘探春送了一副字,四姑娘惜春送了一幅画,黛玉送了仓山居士的《随园诗话》,宝玉送了个扇坠子。

    兄弟姊妹相聚,自是热闹非常。

    宝姐姐娴静笑道:“不过是个寻常生儿,每年都有,要我说咱们小的关起门来乐呵就是了,不好劳动太太、老太太。”顿了顿,又看向迎春道:“说起来,二姐姐这回才要大半才对。”

    惜春恍然道:“是了,过几日二姐姐就要及笄了呢。”

    迎春心下有些慌张,笑道:“好端端的怎地说起我来?今儿个可是宝妹妹生儿呢。”

    探春雀跃道:“今儿个须得好生乐呵一番,听说太太请了戏班子呢。如今咱们不如来猜枚、投壶?”

    宝玉摇头晃脑道:“不好不好,太俗。我看今儿个天光正好,咱们何不到园子里游逛?”

    黛玉瞥了其一眼,说道:“你又胡说!那园子里四下都是匠人,咱们怎好游逛?”

    宝玉恍然,赔笑道:“是了,我倒是忘了男女有别。”

    此时就听惜春道:“宝姐姐,远大哥可送了贺礼来?”

    宝钗摇头,笑道:“远大爷今儿个要去国子监,只怕要下晌回来才送吧?”

    惜春思忖道:“咱们送的贺礼都是寻常,唯独远大哥送的别出心裁。是了,下晌不若请了远大哥一道儿来吃酒看戏?”

    此言一出,探春赶忙低声道:“四妹妹莫要瞎说……远大哥不好过来的。”

    惜春纳罕不已,却见众人都沉吟着没言语,便没问出来。于是众人便叽叽喳喳说起旁的,宝钗果然寻了投壶来,众人便好生耍顽了一会子。

    又过半晌,莺儿行将进来,与宝钗道:“姑娘,隔壁的红玉来了。”

    惜春耳朵尖,闻言顿时道:“定是远大哥送来贺礼了!”

    宝钗心下也纳罕,暗忖莫非这回又要送了青花瓷的美人不成?当下让莺儿请了红玉入内。

    红玉进得内中,大大方方与众人见了礼,又贺了宝钗生儿,这才将个锦盒奉上:“大爷一早儿交代了,打发我来给宝姑娘送生儿贺礼。”

    宝钗欠身道:“劳远大哥挂念,你代我谢过远大哥。”

    红玉颔首应下,送上锦盒便告退而去。

    那锦盒到得宝钗手中,一旁的惜春便央求道:“宝姐姐快打开瞧瞧,也不知远大哥这回送了什么物件儿来。”

    宝钗抬眼,便见众人都看将过来。迎春、探春、黛玉虽不曾说话,可眼中也极为好奇。

    宝玉也道:“宝姐姐快打开来让咱们开开眼。”

    宝钗心下也好奇的紧,当下也不推拒,便将锦盒打开,低头扫量一眼,便见内中躺着个银光闪闪的贝壳状脂粉盒子。

    仔细观量,其上还勾勒着姑娘家开窗观量,院儿中有个小丫鬟扯了风筝线放着风筝,那风筝线弯折断了,于是那蝴蝶风筝便往外间坠去。依稀还能瞧出姑娘家掩口吃惊,小丫鬟大惊失色,指着那风筝嚷嚷。

    宝钗顿时回想起来,那日心血来潮,夜里寻了旧时纸鸢,一早儿赶在众人还不曾醒来,就与莺儿在院子里放风筝的情形。

    不过那日是她自个儿扯着风筝,谁知那线绳竟断了去……宝姐姐眼瞅着纸鸢坠在隔壁,生怕传扬出去有失娴静,便鸵鸟也似扯了莺儿回返正房里,权当没有此事。

    谁承想那陈斯远竟将此事忖度着镌刻在了锡器上。宝姐姐嘴角上翘,强忍着笑意,与众人道:“是个锡制脂粉盒子,也不知远大哥从哪儿寻来的。”

    话是这般说,她却知晓,此物只怕是陈斯远自个儿动手做的。

    宝玉上前道:“我也来瞧瞧?咦?瞧着倒是有几分精巧。”

    他也不见外,干脆将盒子捧了来观量,探春便与惜春凑上前一道儿观量。

    姊妹两个咄咄称奇一番,探春笃定道:“这般精巧,定是远大哥自个儿做的。”

    惜春合掌道:“是了,远大哥连瓷器都做得,这锡器自然也做得。”

    黛玉没凑上前去,只隐约瞥见是个脂粉盒子,却不曾见到其上镌刻图案。黛玉心下略略古怪,想着莫非送过了一遭瓷器,往后他都要送锡器了?给宝姐姐送了脂粉盒子,却不知来日要送自个儿什么。

    思忖罢了,忽而瞥见惜春定定看将过来,黛玉心道不好,果然,就听小姑娘说道:“远大哥心灵手巧,德才兼备,说不得来日就能高中桂榜呢。嘻,林姐姐下月十二的生儿,也不知远大哥要送个什么物什来。”

    黛玉嗔道:“他要送什么便送什么,偏四妹妹这般挂心。”

    宝玉顿时蹙眉不已,想起婚书一事,说道:“乡试哪里是那般好考取的?两三千人争三十六个名额,非得是撞了大运方才能一次就过。远大哥……自是有些才情的,可那乡试一关比得又不是诗词歌赋,我看……难难难。”说话间偷眼观量黛玉,却见黛玉垂下螓首不言语。

    宝钗心下一动,适时道:“宝兄弟既知道乡试难过,何不也早些用心攻读?”

    宝玉一怔,禁不住说道:“我才不学那等沽名钓誉、国贼禄蠹之流,清清白白的人儿,没得污了去!”

    宝钗面上神色不变,心底却生出一股子厌嫌来。探春眼看宝玉又要发了性子,赶忙笑道:“宝姐姐的生儿,咱们说这个作甚?莺儿,快将投壶摆好。”

    迎春也附和两句,众人便语笑嫣嫣耍顽起来。偏宝玉因着宝钗一句话而心不在焉,其间偷眼观量黛玉几回也不见回应。想起说不得来日陈斯远便要过了乡试,因是宝玉心绪大坏!

    略略耍顽了一会子,便推说困乏回了绮霰斋。

    便是其后宴饮宝玉也推拒不来,惹得薛姨妈惊疑不已,私底下问询了宝姐姐好几回。

    却说陈斯远这日下学之后,便往城中四下游逛。想要赚钱,自是不能再折腾出内府营生那般大的来,免得最后又为他人做嫁衣。须得寻个不惹眼,又出息丰厚的。

    奈何游逛一番不得其法,陈斯远赶在入夜前回返荣国府,甫一进得小院儿,便隐约隔着西侧圆光洞隐约瞥得一抹倩影在夹道上踱步游逛。

    小丫鬟自厢房出来迎上前,还不待其开口,陈斯远便竖起食指止住。观量几眼,陈斯远干脆扭身而出。

    踱步到得自家小院儿与梨香院间的夹道,果然便见宝姐姐垂头踱步而行,显是心事重重。

    陈斯远负手而立,笑吟吟看着宝钗随意踢踏着脚下的石子,也唯有无人瞩目时,宝姐姐方才显露出十几岁女儿家的心绪来。

    猝然转身,宝钗原本瘪着嘴,待瞥见陈斯远,略略讶然之下赶忙恢复娴静,遥遥屈身一福,嗔道:“远大哥何时来的?”

    陈斯远笑着走近,道:“瞧了有一会子了……莫非宝玉又惹薛妹妹气恼了?”

    宝姐姐白了其一眼,没回话。过得须臾,二人并肩而立,一道儿瞧着梨香院里抽条的桂花树。

    宝姐姐忽而道:“远大哥可曾遇到过那等……怎么劝说也不听的人?”

    “怎么没遇到过?或囿于认知,或困于知见障,又或者只是因着一时意气,不听好言相劝的人比比皆是。”

    宝姐姐一双水杏眼看将过来:“那远大哥——”

    “嗯,我只劝一次,听不听随意。”顿了顿,又道:“我与薛妹妹不同,我从不指望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