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饮食男女 > 第42章 大学生了

第42章 大学生了

    第42章 大学生了 (第2/3页)

手里的大学文凭换您的经验。”

    “呵呵呵——”李怀德很享受李学武的认同和肯定,轻笑声不断。

    李姝有些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刚开始她还很欣喜亲友团多了一个。

    可现在才发现,这位爷爷竟然如此话痨,一个劲地说没完,都打扰她看同学表演的节目了。

    “你弟弟也是今年毕业?”

    李怀德突然地话锋一转,竟问起了李学武的家事。

    李学武倒没显得错愕,很自然地点点头介绍道:“他早就有毕业的准备了,一直在京城中医院里实习。”

    “幸好我父亲看管的严,又有中医院实习的经历,总算是顺顺利利地分配进了中医院。”

    李学武故作感慨地摇了摇头,看向李怀德说道:“您或许已经知道了,今年的大学生分配政策有些特殊,我家里和他是不想去边疆的。”

    “嗯,我知道,维洁同志跟我讲了。”李怀德点点头,表示理解地讲道:“她还准备借助这个机遇再网罗一些优秀的人才呢。”

    谷维洁这个时候提出增加人才招录的指标倒是好时候,以往很矜持或者有所顾虑的大学生全没了选择。

    有门路或者家里早有安排的不算,其他大学生当得知今年的分配政策时全都傻眼了,先前还惊喜于今年终于能正常毕业了,可是被浇了一盆冷水。

    现在红星钢铁集团给出了另一个选择,那些没有关系门路的大学生要么按学校分配,支援边疆,要么选择落户红星钢铁集团。

    现在红星钢铁集团的招录条件还提高了呢,不是谁都能来得了的。

    可就算是标准提高了,这些大学毕业生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橄榄枝也是趋之若鹜,他们是在用脚投票呢。

    就算再高尚的人格和品质,也终究有所顾虑,他们毕竟是人啊。

    是条件和待遇更优渥的红星钢铁集团,还是盲目地等着分配边疆,这道他们临毕业最后的一次考试,只有一道选择题的考试就那么难选择吗?

    “我给她说了,没有上限。”

    李怀德看着李学武,微微一笑讲道:“反正明年集团化,不招用这些大学生,上面也会安排人下来。”

    “杜主任已经同您谈过了?”

    李学武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红星厂在实现集团化的过程中不断扩张,向多个领域拓展,利用股份联营合作筹建了三十多家分支机构。

    原本红星厂的一万多人早就无法满足现如今的生产和工作需要。

    就算在扩张和进步的过程中兼并了京城工业的十六家企业以及奉城一机厂这样的大型工业企业,可择优任用的原则让红星钢铁集团还是缺人。

    缺什么人?

    说来你可能不相信,现在的红星钢铁集团几乎所有岗位都缺人。

    你要说红星钢铁集团制定的《五年规划》里还讲了,要利用第一个五年时间不断尝试人事变革,压缩职工总体人数,这会儿怎么还缺人了?

    是,现在的红星钢铁集团看起来职工人数众多,几乎要达到十万人。

    但是,庞大的职工人数并不能完全执行集团所需要的政策和任务。

    集团缺干部,缺少有文化、有经验、有潜力、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而不是现在这些老干部。

    车间缺工人,同样缺少有文化、有经验、有潜力、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工人,而不是现在这些老工人。

    《三年计划》中早就定下了,70年要实现全集团工业企业技术和产业变革,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通通要完成更新换代,老工人很多都不适应甚至无法操作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

    不否认这些老工人有着几十年的宝贵工作经验,但对于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的现代化车间来说,他们真成了累赘,是落后的存在。

    有些老工人悟性很强,学习能力也很强,在集团技术处组织的学习培训中就完成了新工艺的学习考核。

    这些老工人则成为了技术更新迭代后现代化车间的中流砥柱。

    那些无法适应和完成新工艺培训学习的老工人自然而然要被淘汰掉。

    他们做不好生产工作,总不能再去车间里添乱,要把位置让给即将毕业的第一批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新时代、现代化、年轻化工人。

    这些年轻人可能不及老工人有经验和手艺,但他们有活力和潜力,更具有服从性和学习能力,这些综合实力尤为重要。

    但即便红星钢铁集团有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学校,可对于优秀人才,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无一不是学校精心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

    你看后世一个大学有多少人,一两万很正常吧?

    你知道这个年代的正经大学有多少学生吗?一两千都算是多的。

    没扩招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李怀德宁愿要这些白纸一张的大学生,也不愿意要上面协调的干部。

    大学生招进来好好培养就是具有强烈归属感的自己人,那些干部又有几个是奔着建设集团工业来的?

    甚至有不少是来镀金和摘洋落的,李怀德对于这一点十分的抗拒。

    可抗拒也没有办法,就算这一次能招很多的大学生,可终究不能实现培养一年就完全支撑起集团的架构。

    现在叫红星钢铁集团,但实际上不算集团,还只是红星厂。

    因为正式的文件只有归属部里管辖,今年是组建的过程,距离真正实现集团化,称为红星钢铁集团还得半年。

    但当集团正式成立,集团机关搬迁至新办公楼的时候,这些空出来的岗位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补齐。

    你说十六家企业兼并过来的干部有很多,足够红星钢铁集团用了。

    咋可能呢,这十七家兼并过来的工业企业干部对于红星厂来说吃不下,撑得慌,但对于已经发展了两年多,即将成为集团型企业的红星钢铁集团根本不算什么。

    前面已经说了,集团不缺普通干部,缺的是能用和得用的干部。

    从上往下说,集团的班子现有十一人,你觉得就够用了?

    怎么可能呢,真正实现集团化,业务干部和组织干部要分流,总经理是业务主管,管委会主任是组织主管,最终是要形成董事会决议制的。

    不是所有的副总都能上会,也不是所有的组织负责人都能上会。

    业务领导会越来越多,至少会出现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等。

    管理层都是如此,大部室经理有正副,副经理现在是两个,未来至少也得有三个,部室如此,处室呢?

    处室总监一正三副,科室主管一正三副,再加上工作人员。

    现在的机关人数接近于饱和,但会在不断推进的人事变革中进行筛选和淘汰,李怀德更想用大学生。

    这几年也是受李学武的影响,李怀德算是看出了大学生的好用。

    这会儿听李学武问起这个,有些无奈地点点头,说道:“这也算正常工作流程,不可能都是咱们老人。”

    “能给咱们留出时间锻炼,就已经是客气的了。”

    他看了看李学武,笑着说道:“徐斯年、邝玉生等人是支撑起集团工业的顶梁柱,你要好好培养啊。”

    “这是一定的,我也在学习。”

    李学武很是郑重地点点头,看着李怀德讲道:“如果杜主任真撒下一批空降兵来,我倒是觉得这不算坏事,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嘛。”

    “你总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李怀德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你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秘诀吗?”

    “这算啥秘诀啊。”李学武笑着讲道:“要说真有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秘诀那也应该是您的培养和提携。”

    “哈哈哈——”

    李怀德表现的很是开心,在幼儿团六一汇报表演还没结束的时候,他便告辞离开了。

    李学武送了他到校门口,两人在他上车前又有了一番讨论。

    “尹忠耀这个人不能再用了,他心术不正,行为不端,作风不良。”

    李怀德很是严肃地讲道:“我理解你在辽东的难处,但这样的干部就要以雷霆手段处理掉,以绝后患。”

    这话说的明白,或许冶金厂以及辽东工业的干部不知道,从调查尹忠耀到带他走调查,李学武没有参与。

    他当然知道集团对尹忠耀进行了调查,可就是看着没管。

    李学武对于在辽东工业工作表现的很直白,也很谨慎,轻易是不会触动老李紧张的神经,尤其是组织人事。

    厂里的干部他当然能换能用,但副厂长一级的干部他轻易不会动。

    他不动并不代表他不能动,老李也不会允许有人如此不给他面子,甚至是调皮捣蛋。

    李学武不开口说话,那他就得有所表示,有所行动,所以尹忠耀被带走,是李怀德点头的结果,否则谁能有这番能量搞了个突然袭击啊。

    “班子还是需要补齐的。”

    李学武很谨慎地没有对老李的话进行反馈,只是提了应该的意见。

    “组织工作很重要,最近我也在考虑提任一名常务副厂长上来。”

    “是应该尽快补齐班子。”

    李怀德点点头,思考了一下这才看向李学武问道:“你的意见呢?”

    “如果让我说,那我希望集团能考虑一下,多给我们一个人。”

    李学武很是认真地讲道:“如果算上常务副厂长,我们至少需要一名组织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呵呵——”李怀德摇头感慨地笑了笑,打量着李学武问道:“你知道尹忠耀来集团告你的状,说了你什么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李学武也是笑着挑了挑眉毛,道:“您知道的,我不是很关心这个。”

    “胸有成竹,这才是大丈夫本色——”李怀德看向远处,手指点了点李学武讲道:“小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就如你以往的表现,谁能相信你是一个排除异己,独断专行的人。”

    “如果尹忠耀知道你非但不专权,还要更多人来分你的权,我真不知道他该是什么样的心情了。”

    “什么权不权的,这是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