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阴阳不测 (第2/3页)
邦,自当有宽容体贴之处。”
“文字体贴,实在不值一提。”
然而姬衡却长目飞扬,目露不解:“既是边地外邦,允他们称臣纳贡,赐尔等习我大秦文字之资便是,何须如此画蛇添足?”
言下之意,既然是不通文字的别的国家,打下来让他们变成自己国的不就好了?
秦时:……好膨胀的一枚大王!
但想想秦国如今是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疆域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姬衡的豪情倒也不难理解。
毕竟,唐时还能打下来1200多万平方公里呢!玄奘取经再晚几年都不用出国了。
她不能用和平时代的敦睦邦邻思维,去衡量大一统王朝帝王的统治之心。
于是只好微笑。
但姬衡却突然若有所思:“你之来处,曾输过,是吗?”
秦时没说话。
她之来处……大王是觉得她之来处乃后世,还是在秦国之外乃有天人之国?
她猜:都有。
事实也却是如此。
姬衡心想:倘若秦卿真是他大秦后世万年之人,若见得他这万世不出之圣君,焉有不立即景仰拜服之理?
若是秦国之外的天人之国,又为何言行称呼,皆依秦典?
身为秦王,他因此骄傲得出结论:他泱泱大秦,未来也会成就这样的天人之国。而秦卿,就是出于此处。
他不过多追问,乃是《易》有言:阴阳不测。
阴阳不测谓之神,人当对神秘万事心存敬畏。
又言:君子慎密而不出。
谨慎保密,切勿放肆求索,才能避免祸端。
既有此奇遇,秦卿与国有功,乃他天命所归。
若一味追索,天道有损,得不偿失。
此刻看秦时并不想多说天人之国,姬衡也不以为意:“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大秦也曾用连横之策,数代之功,这才将六国分而化之,化为己身。”
不过是每个强盛王朝都要经历的过程罢了。
端看秦卿如今模样,想来定然尊严无损,国力强横。
他的豪情让秦时敬佩,毕竟学习外邦文字也着实辛苦。但这个话题再聊下去就危险了。
秦时果断切换图片:“大王,可要看看别的?”
姬衡却松开手,此刻摇头:“夜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