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守株待兔,倒打一耙 (第1/3页)
江倾的目光在那顶低调的蓝色棒球帽上极快地掠过,快得像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瞬间便恢复了平静。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如常的神情,仿佛只是随意扫过提问者身边的听众,没有半分异样。
“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有意思。”
目光一转,他笑着给出这个问题的定义。
“它实际上触及了意识本质与情感建模的核心难题。”
说到这里,江倾微微停顿,看上去似乎在组织语言,目光自然地环视全场,唯独巧妙地避开了某个角落。
“喜欢和爱,是人类情感光谱上极其接近却又本质不同的波段。”
他侃侃而谈,语气轻松又带着学者的严谨。
“喜欢,可以源于欣赏、共鸣、习惯,甚至仅仅是荷尔蒙的短暂吸引。它更像是一种倾向性的偏好,数据模型捕捉这种偏好并不困难。分析你的浏览记录、社交互动、消费习惯,AI甚至可以比你更早预判你会喜欢哪首歌、哪本书、甚至哪个人。”
教室里响起一片会意的笑声。
“但爱呢?”
江倾话锋一转。
“爱是责任,是牺牲,是明知对方的不完美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奔赴,是在漫长岁月里共同抵御困难的勇气。它包含喜欢,却又远超喜欢。”
他摊了摊手,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这种复杂、矛盾甚至有时显得不理性的特质,恰恰是当前基于逻辑与概率的AI模型最难理解和模拟的。你可以教会AI识别我爱你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与情感标签,但它无法真正理解这句话背后沉甸甸的分量。比如,为什么有人愿意为了另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梦想,或者心甘情愿忍受漫长的分离之苦?”
左右扫视了一圈,在某个不自觉仰起小脸的身影上短暂停留一瞬后,他举了个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高度进化的AI伴侣。它能根据你的情绪数据,精准地在你难过时播放舒缓音乐,在你疲惫时调节室内光线,甚至在你生日时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它能完美地扮演一个体贴入微的爱人,但它能理解你收到礼物时,那份感动里可能夹杂着对【它是否真的懂我】的怀疑吗?它能体会你面对它永恒不变的完美时,内心深处可能滋生的那一丝微妙的孤独吗?”
比喻生动又带着点哲学式的幽默,教室里再次爆发出一阵笑声,掌声雷动。
江倾微笑着等待掌声稍歇,继续讲述。
“至于拥有类似的情感……”
他微微摇头。
“目前的AI更像是情感的镜子或放大器,它能反射、分析,甚至模仿人类的情感表达,但驱动它行为的底层逻辑,依旧是预设的规则与优化的目标函数。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真正的渴望和恐惧,更没有那种源自生命本能,愿意为另一个生命体付出一切的原动力。所以,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AI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自身情感的绝佳工具,可以成为情感表达的辅助者,但要让它真正理解并拥有人类意义上的爱,就像要求一台最精密的钢琴去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时内心的风暴一样,路途还非常遥远。也许,这正是人类情感最独特,也最珍贵的地方。”
江倾的回答既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又充满了人文关怀,生动的比喻,逻辑清晰,深入浅出。
最后那句关于钢琴与贝多芬的比喻,更是引发了全场的赞叹,热烈的掌声连绵不绝。
提问的女生激动得连连点头。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很值得探讨。”
江倾笑着肯定了提问者的思考,随即,他目光状似无意地再次扫过女生身旁那个蓝色棒球帽的位置,语气带着几分只有特定听众才能捕捉到的深意。
“我看到台下有个别特别安静,听得格外认真的同学,希望我的回答没有让你觉得太深奥或者……太无聊?”
他刻意在“特别安静”、“听得格外认真”几个字眼上,加重了语气。
阶梯教室里几百号人,绝大部分人都沉浸在江倾精彩的回答里,只觉得他最后一句是幽默的客套话,是对认真听讲同学的善意调侃。
只有那个被帽檐遮住大半张脸的身影,藏在厚厚眼镜片后的眼睛倏地睁大,随即又懊恼地眯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