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华娱2021: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 第388章 高空之上,新年重磅

第388章 高空之上,新年重磅

    第388章 高空之上,新年重磅 (第2/3页)

老师如此信任,压力很大啊。”

    “你才不会让我失望呢。”

    周野在他怀里小声嘟囔。

    她仰起脸,眼睛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湿漉漉地望着他,然后忽然踮起脚尖,主动吻上了他的唇。

    江倾一愣,随即反客为主,包裹住她的唇瓣。

    这一刻,悬停在高空的透明轿厢仿佛成了一个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甜蜜气泡。

    良久,周野才气喘吁吁地松开,小声哼唧。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永远站在你这边。”

    “我知道。”

    江倾抵着她的额头。

    “有我们小野这句话,就够了。”

    两人相视一笑,紧紧相拥。

    周野忽然觉得,时间就永远停在这一刻好像也不错。

    随即又赶紧抛开这个想法。

    她的江博士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然而,网上的风暴并不会因为一个甜蜜的夜晚而停歇。

    往后几天,ChatGPT引发的海啸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其惊人的能力展示,用户数的爆炸式增长,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内AI领域与顶尖水平的差距,一种“一步慢,步步慢”的集体焦虑,伴随着深深的无力感在国内蔓延。

    科技论坛上,专业人士的分析越来越悲观,字里行间透着无奈。

    “这不是一般的差距,是代际的差距!”

    “我们可能落后了不止五年!”

    “OpenAI的背后是巨量的算力支持和长期不计成本的投入,这种规模国内哪个公司能比?”

    互联网大厂们的表态也显得有心无力。

    佰度宣布“ALL in AI”,但股价应声下跌,评论区满是“又来了?”的调侃。

    阿狸云发布通义大模型计划,PPT做得精美,却被业内人士戏称为“PPT造模型”。

    企鹅保持一贯的谨慎,只说“密切关注,积极布局”,被解读为“还没想好怎么抄”。

    这些声明在ChatGPT一日千里的进展对比下,非但没能提振信心,反而加剧了那种追赶无望的挫败感。

    普通网民的这种挫败感更加强烈,特别是许多激进人士,急需一个出口。

    自然而然,那个曾经被捧上神坛,如今却异常沉默的身影,成了众矢之的。

    抖音上,#挑战江倾经典语录#的话题莫名火了起来。

    无数博主模仿着江昔日在综艺、发布会上的神态语气,内容却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我坚信,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停顿,耸肩)呃,算了,还是先去拍个戏吧。”

    “无问科技的目标是(看提词器)……哦,不好意思,稿子忘了,下次再说。”

    视频下面最高赞的评论是:“模仿得好像!就差那份明明这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气质了!”

    以及“别骂了别骂了,万一江老师下次演戏用的是AI换脸呢?也算跨界融合了,哈哈哈……”

    B站的某个知名科技区UP主发布了一期长达40分钟的视频,标题为《从桃花坞到国王:江倾的堕落之路》。

    通过剪辑江倾从在桃花坞意外曝光身份引发全网惊叹,到出演《开端》肖鹤云收获演技认可,再到凭借《点燃我,温暖你》李峋一角达到人气顶点的过程,辅以各时期关于AI的言论,进行了深度剖析。

    “我们可以看到,江倾的时间分配已经说明了一切。综艺、拍戏、各种晚宴……这些带来的曝光度是实实在在的。而AI研发?投入巨大、风险极高、回报周期长,尤其是在看到ChatGPT这种怪物级别的产品后,选择战略性沉默甚至是放弃,几乎是必然的商业选择。所谓的初心,在现实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视频弹幕里充满了“真相了”、“爷青结”、“当初真是看错他了”的感慨。

    知乎上则显得更学术一些,但氛围同样压抑。

    有人提问:“如何客观评价江倾已发表学术论文的实际水平?是否存在被过誉的情况?”

    下面一些看似专业的回答,开始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分析江倾过去的论文,强行寻找着“漏洞”、“不足”。

    “你看他这篇关于神经网络架构的论文,这里采用的实验数据是否足够充分?结论是否下得过于草率?”

    “这篇被引用了不少次的论文,其核心思想其实借鉴了国外某篇早期论文的框架,创新性有待商榷。”

    尽管这些质疑很快被更专业的人士驳斥为“牵强附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