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陈延森:这条生产线的年头,怕是不比我年轻吧? (第2/3页)
低。
随后几年,新科不断追逐市场热点,什么东西好卖,秦尚志就造什么。
空调、导航仪、蓝光DVD……新科在这些领域屡战屡败,始终困在“进口元件加组装”的商业迷宫里打转,偌大的家业也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此时的新科就像个空壳子,连车间里拧螺丝的工序都要靠外部协助。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嘲讽,但也反映出了新科的惨淡景象。
“世界看华国、华国有新科”的广告语不再响亮。
曾经的配套企业,有的成了上市公司,有的成功转型,唯独新科成了洛阳镇的“守村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气息。
陈延森在橙子E1上线后,便动了进军空调行业的心思,于是就让高伟林在国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若是走收购模式,新科会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在空调品牌里,能把生意做到一年只卖50万台销量的公司,可不多见。
要知道,2013年正值经济腾飞时期,乡镇市场对空调的需求量极大,即便是志高、康佳、TCL这类二线品牌,也没落到新科这般境地。
尝州中枢司的戚思阳,一看到不远处的劳斯劳斯和豹子号车牌,便连忙带着秘书迎了上去。
今年65岁的秦尚志反应要慢半拍,微微一叹,也追了上去。
他和新科都曾经辉煌过,但此一时彼一时,新科早已不复当年盛况。
目前员工只剩5000多人,空调生产线占70%以上,影音设备占20%,研发、行政和管理占了10%。
勉强维持着一口气,哪天会倒闭,谁也说不准。
尝州不想让新科倒下,前后追加了不少资金,却犹如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当戚思阳得知森联资本有意进军大家电行业,尤其看好空调产品后,不等高伟林注意到新科,他就主动联系了森联资本。
“陈先生,一路辛苦,欢迎欢迎!”
戚思阳态度格外热情,姿态也放得很低,终究是有求于人。
更何况,陈延森并非无根之萍,他手握橙子科技、拼呗商城和深蓝电池,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当地的座上宾。
他比商界其他人更清楚,陈延森在上层心里的地位。
一言蔽之,此刻正当红。
妥妥的华国青年企业家名片!
他称呼陈延森为‘陈先生’,既表达了尊重,也不会显得太过谄媚。
“戚先生,您好。”陈延森握住戚思阳的右手,笑着寒暄道。
身后两辆车里,陆续走下来十几名随行人员,既有行业分析师,也有财务、审计和法务人员。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这时,秦尚志也凑了过来,刚想开口,便见陈延森主动上前一步,面带微笑着问候道:“秦总,久仰大名。”
像秦尚志这样的老牌企业家,虽说有踩中时代风口的运气成分,但风口来临时,也就那么几个乘势而起的人。
如今虽然落败了,但对方都快七十岁了,陈延森自然不会太倨傲,等着对方上来打招呼。
“陈总过奖了,您的名字,这两年才叫如雷贯耳。”秦尚志笑呵呵地回应道。
眼中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羡慕之情。
他为了给新科找出路,尝试过各种产品,包括电风扇、空气净化器都没放过。
可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