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12美币,好东西就得卖高价!陈延森:把我当收垃圾的? (第2/3页)
这得看采购量,要是全年的订单能达到5000万块,价格可以给到24美币。”陈延森回答道。
24美币?
库克脑子一转,粗略估算,将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算上,每块电池的物料成本最多8美币,这家伙倒是够黑心的。
德赛给苹果供货的iPhone 5电池,每块价格5美币,其中还包含了供货商利润,成本才4美币。
深蓝电池的性能确实好,价格也的确贵!
16GB版本的iPhone 5s,把A7芯片、 M7协处理器、显示屏、摄像头、内存、存储、基带、外壳和传感器等组件的成本全加一起才200美币出头。
用容量简单换算,1600毫安时的深蓝电池成本就得12美币。
占整机物料的5%,对苹果而言,值得吗?
库克脸上的笑意缓缓收敛,不禁陷入了沉思。
陈延森没去理会他,随手拿起桌上的矿泉水,拧开盖子,漫不经心地喝了一口。
好东西本就该卖高价!
橙子C1和橙子D1上市时,除了搭载极光系统,和小米、中兴、酷派这类机型没什么区别,都属于堆砌物料的智能手机。
可自从快充、电池管理系统、极光未来OS以及拍照算法相继推出后,橙子C2、橙子C3和曜橙X1的定价便一路走高。
在陈延森看来,这些产品就值这个价!
高利润才能养活更多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至于青橙系列,那是为了提升极光未来系统市场份额而采取的另一种策略。
库克沉吟了十几秒,一时难以决断。
他没想到深蓝电池的定价会这么高。
按照他的预想,8美币之内都能接受,可陈延森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报价直接超出了他的预期。
稍作思索后,库克索性开门见山地问:“陈先生,如果我把iPhone 5s的电池订单交给深蓝,并且承诺每年的订单量不少于3000万块,那价格最低能给到多少?”
“14美币。”陈延森丝毫不给面子,顿了顿又说:“超过5000万块,可以12美币的价格结算。”
他清楚库克此行目的,库克也明白陈延森洞悉了自己的商业意图。
两人把话聊开后,便不再打机锋,转而围绕深蓝电池的安全性测试,滔滔不绝地交流起来。
库克在得知深蓝电池已通过合规性、热安全和机械安全测试后,不由地暗暗称奇,以他对华国的了解,正常情况下,流程推进速度不该这么快。
但他转念一想,以深蓝电池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恐怕做任何事都是绿灯通行,进展自然快得超乎寻常。
坐在一旁的许振辉虽感无聊,但也只能全程陪着。
中枢司宣传口径的下属,站在会议室的角落里,架着摄像机,把镜头对准了几人,正记录着此次会面过程。
随着中午十二点的临近,陈延森邀请库克去市区用餐,对方坚持要去员工食堂,他也不好回绝。
一行人乘坐电梯来到一楼,随后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中途不断遇到天工科技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成员,大约三四成的外籍员工比例,让库克顿感惊讶。
直到他看见了迈克·凯勒,脸色一沉,侧身看着陈延森道:“原来迈克是被你给挖走了。”
迈克·凯勒虽说不是苹果的首席科学家,却也曾主导过A5芯片的研发,算得上是芯片部门最核心的人员之一。
他离职时给出的理由是:想去更专业的高通或ARM公司发展。
如今,两人竟在虚城意外碰面了!
迈克·凯勒也看到了陈延森和库克,一脸满不在乎地上前打招呼:“Boss!”
在他眼里,库克不过是位职业经理人,两人仅是前同事关系而已。
“迈克,虚城可没有高通或ARM。”库克眯起眼睛说道。
“但虚城有天工科技,而且实力更强,所以我来了这里。”迈克不假思索道。
“人才是流动的,库克先生认为呢?”陈延森盯着他反问道。
“陈先生说得对。”库克苦笑着回道。
挖你几个人怎么了?
谷歌、高通、德州仪器都没意见,你一个高级打工仔,还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