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清妖 > 第44章 拿赵大人饷听赵大人话

第44章 拿赵大人饷听赵大人话

    第44章 拿赵大人饷听赵大人话 (第3/3页)

  压根没有组织起团练的上下指挥体系,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团练成员该在家的在家,该逃荒的逃荒。

    甚至不乏死了多少年的村民被士绅拿来凑数,堂而皇之上报州衙。

    滁州目前用于治安及稳定力量的还是境内的三百多绿营兵,以及州里直属的武装差役,加起来一千多人。

    整个滁州人口却是一百二十余万,白莲教真要铤而走险在滁州起事,单以滁州的武装力量是根本对付不了的。

    没有团练的补充力量协助,滁州又哪里能有效落实赵安关于“防乱”的系列措示。

    因此赵安立时动怒:“巡抚大人再三责令各地督办团练,你们滁州办是办了,却空有其表,这要出了事你这个知州担得起吗!”

    “下官,”

    严知州也不知如何说,总觉眼前这位年轻的代理藩台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意思,因为团练是巡抚衙门在抓,也归巡抚衙门领导,跟你这个藩台衙门有屁的关系。

    他干的再不好也当是巡抚教训,而不是藩台在这大呼小叫。

    赵安是狗拿耗子,他有资格指导团练的地区是徽池宁太几个地区,就是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五府及广德直隶州。

    这片地区也是安徽的精华所在,人口占了全省一半还多。

    也是目前安徽没有灾旱灾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地区。

    老太爷让他兼任徽池太道的原因也是希望他这个代理布政使能够依托这片地区的人力、物力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大规模造反。

    滁州不在该片区域,理论上赵安对滁州只负有民政、赋税的领导,军事上完全不归他管。

    赵安显然也知道自己的职权在滁州受限,所以并不是想把滁州的团练主导权抢到手中,而是在气愤之余为严昆这个知州解决问题。

    “救灾与防乱都重要,巡抚大人让你们兴办团练也是为了防乱,不能因为光救灾疏忽防乱.”

    说到这,赵安话锋一转,轻叩桌面沉思片刻,方道:“团练于防乱十分重要,不可不办,也不可粗办,要细办、精办!这样,本官从藩司大库特批你滁州三万两用于兴办团练,凡入团的壮丁每人给二两补贴,不是只给今年,而是每年都给。剩下的银子用于为团练壮丁购置训练衣物、鞋子,及训练吃住费用。”

    二两银子看着不多,但安徽大多数百姓一年只不过挣几两,这二两银子的净补贴相当于不少人的半年收入,肯定是非常吸引人的。

    严知州没想到赵安竟然给他特批三万两办团费用,怔了片刻赶紧起身躬身感谢藩台大人对滁州的鼎力支持。

    表示自己一定积极响应省里号召,将滁州的团练办好办精,成为省里的标杆,同时马上着手对白莲邪教的防范,保证滁州境内绝无白莲教徒生事。

    赵安也不多话,当场写了条子让严昆派人到安庆大库支取。

    会后,命滁州方面备足随行人员一月所需干粮,下午即启程前往凤阳。

    因刘小楼去扬州与老丁商办安庆、江宁“商业银行”的事,百里云龙这个贴身保镖充当了随行队伍的临时“负责人”,马车出城后与赵安同乘一车的百里云龙即不解询问道:“少君,团练是朱珪这个巡抚要办的,就算要出钱也当是他巡抚衙门出,少君您凭什么替他出呢?这朱珪可不是什么好人,帮他把团练办好了,难保将来不会拿来对付少君您。”

    看了眼自己准备大力栽培的漕帮亲信,赵安轻笑一声:“云龙,你要记住,这世上什么都会变,唯一样不会变。”

    百里云龙不解:“少君指的是?”

    “谁出钱就听谁的。”

    赵安随手掀起车帘看向远方光秃秃的山峰,淡淡道:“各地团练只要拿的是我这个藩台的银子,他们就得听我这个藩台的至于朱珪,他虽是巡抚,但只要我这个藩台不给他钱,他就是总督也得干瞪眼。”

    话糙理不糙,安徽全省的岁入归布政使统管节制以及分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