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清妖 > 第56章 赵大人英明

第56章 赵大人英明

    第56章 赵大人英明 (第2/3页)

着看赵大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爹亲娘亲,哪有钱亲。

    何况这是大灾之年,作为地方守兵的凤阳营官兵的妻儿老小都在凤阳,亲朋好友也在凤阳,其中肯定有受灾的。

    先前因为上面克扣工资导致他们生活困难,难以救济亲朋,现在新来的藩台大人一次给他们发三个月实饷,不仅能确保他们的妻儿老小平稳渡过灾荒,也能让他们救助一下亲朋,没说的,赵大人就是活菩萨。

    总兵大人算个屁!

    虽然没人喊出赵大人您就是我亲爹之类的话,但在场营兵脸上原本愤怒的神情却是清一色被惊喜所替代。

    拿刀的自觉将刀放低,拿铳的自觉将铳倒拎,拿盾牌的索性将盾牌当作屁垫

    以游击周库为首的一众军官则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了。

    一种被人釜底抽薪的无力感。

    手下兵不可能再听他们闹了,叫他们几个拿什么替总兵大人报仇?

    真要喊什么给总兵大人报仇的话,估计都不用姓赵的动手,手下兵就把他们给按了。

    一个简单的发工资,就把凤阳营的官与兵彻底割裂。

    既然是发工资,必定要给现银。

    凤阳营是守兵性质,营兵月工资一两,一次发三个月的饷就是实发三两加九斗米一人,算下来都不到一万两。

    这钱,凤阳府库是有的。

    之前荆道乾代理布政使时曾从安庆调拨了二十几万两银子到凤阳,除给下面的县拨了十三万两救灾银,库中尚余九万多两,另外府库本身也有不到三万两的节余在,拿个万把两把凤阳营安抚下来绝对没问题。

    更别说各地的的救灾钱粮正按赵安的意愿源源不断往灾区输入,江苏和江西支援的两笔过百万两的款子也已运到安庆。

    事实上,赵安不缺钱,他缺的是粮食。

    没有粮食,再多银子都没用。

    作为安徽财政大管家,赵安的话就是“条子”,一句话凤阳同知安德顺就赶紧带人去府库取钱粮了,不带半点犹豫的。

    一车车钱粮很快运到,当着几个手足无措的军官面,赵安直接取来该营花名册当众发工资。

    结果实际应领工资的士兵只有318人,但花名册上的士兵却有475人,足足多了150多人。

    也就是说过去安徽藩库光凤阳营每年就多发两千多两工资,摊到整个安徽绿营,可见空饷有多狠,就这,各级军官还变本加厉的喝兵血,绿营能有战斗力才怪。

    不管什么年代,领工资的场面肯定是喜气洋洋,氛围无比融洽的。

    手里的碎银子、铜钱再加那一袋袋实打实的粮食,把个凤阳营搞的跟过年差不多。

    军官们看着眼红,偏是没法从中克扣截留,加之不知道赵安接下来怎么处置他们,站在那里均是心中紧张。

    这会纵是亡命徒心中也虚。

    工资发了,粮食发了,按理凤阳营的事到此为止,未想赵安还有话说,手一扬竟是说如今灾情紧急,需官兵也投入救灾,故而给每人追加一两银子、五斗米的救灾补贴。

    这钱由藩库承担,不算官兵的正式工资。

    “谢赵大人赏!”

    人群愣了片刻后,终是响起欢呼声,雀跃的营兵就差把赵安抬起在半空抛上几个来回。

    这么好的大人到哪找呢。

    丁木三那个喝兵血的算什么狗东西!

    同知安德顺却是为难了,藩台大人给官兵发实饷没错,给补贴也没错,可整个凤阳境内的绿营兵有三千多人,总不能光发一个凤阳营不发其它吧。

    全发的话,这就得几万两银子,府库是有这笔银子,但银子是用来救灾的,真全发给营兵这灾还怎么个救法?

    不发的话,当兵的都是一根筋,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它地方的绿营兵要知道凤阳营得了这么大好处,他们却没有,怎么可能不闹饷。

    这一闹饷再被白莲教和盐匪蛊惑,加上遍地的灾民,可不就大祸临头了么。

    当他小心翼翼提出隐忧后,得到的却是不仅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