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清妖 > 第65章 赵有禄,经得起考验

第65章 赵有禄,经得起考验

    第65章 赵有禄,经得起考验 (第2/3页)



    汉官的铨选、考绩,科举进士的官职分配则由汉尚书负责,但重大事务必须满尚书签署才能生效。

    包衣这块的人事任免也由汉尚书负责。

    因此收到明安泰打承德送来的文件后,笔帖式们就将文件送到了实际代行汉尚书职权的侍郎刘墉处。

    看完文件,刘墉有点纳闷,本朝若巡抚因故离任而职位空缺时,惯例由本省布政使或按察使暂代职务,这叫“护理巡抚”,就是临时顶替的意思。

    第二种是署理巡抚,即短期代理,通常有半年到一年的试用期,此类代理需经吏部核准。试用期内代理人没有犯事,即能转正。

    第三种是由总督兼任,或邻省巡抚跨省兼任,这种情况不常见,多见于特殊时期。

    但军机处发来的文件既没有说让赵有禄护理巡抚,也没有说让此人署理巡抚,就是一个“暂代”二字。

    这到底是按护理巡抚办理手续,还是按署理巡抚办理呢?

    刘墉拿不定主意,只得拿着文件去了满尚书苏凌阿的办公室请示。

    到地就见满侍郎文孚也在尚书大人的办公室,不过正在发着牢骚,很是不满道:“赵有禄不过是个监生,去年还只是个九品学官,今年就给超擢到三品道台暂署布政使,提就提吧,可哪有刚暂署藩台就又代巡抚事的道理。”

    文孚是满洲镶黄旗出身,乾隆四十六年由监生考取内阁中书,去年升内阁学士,年初到吏部任左侍郎,虽是旗人,但性格耿直,为人颇为清廉,遇事敢直言。

    “文大人,那赵有禄不是监生,他是皇上特赐的同进士出身,有此超擢待遇虽说有违本朝用人制度,但不是没有先例,如前朝李卫公嘛。再说,暂署布政代巡抚事前朝也有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苏凌阿笑着端起茶碗,他是和珅弟弟和琳的亲家公,是和珅身边的亲信之一,怎么可能不知道赵有禄是和珅提拔树立起来的典型。

    就冲和珅的面子他也不能表示异议,何况这还是皇上用印同意的任命,他这个吏部满尚书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就行。

    有什么牢骚可发的。

    文孚知道苏凌阿同和家兄弟的关系,就是实在想不通,闷声道:“再怎么说赵有禄一个汉人骤升如此高位也是不妥。”

    苏凌阿闻言不禁笑着纠正道:“文大人错了,这赵有禄不是汉人,乃是内务府公中包衣出身,文大人要不信自个看便是。”

    说话间,将文选司送来的赵有禄档案袋递到文孚面前。

    文孚接过打开档案袋,发现里面果然有内务府盖章用过印的一份“户籍更改”表格。

    这张户籍更改表证明赵有禄的确不是汉人,因此晋升这块不能简单等同汉官。

    苏凌阿抬头发现刘墉在外面,忙抬手招呼刘墉进来。

    刘墉笑着点头,将军机处的文件交到苏凌阿手中,询问道:“是按护理巡抚办,还是按署理巡抚办?”

    苏凌阿扫了眼文件,斟酌片刻道:“先按护理巡抚办。”

    “好。”

    刘墉点了点头,一点没有对赵有禄被老太爷如此超擢任用不满,因为老太爷当他面说过赵有禄为官清廉不下于国初四大廉吏,此老太爷之福,大清之福,百姓之福。

    有这“三福”评价在,又是和珅用的人,刘墉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质疑,更别说反对了。

    文孚哪知道“三福”的事,见刘墉一点意见没有,不禁道:“难道刘大人不觉这事有些过份?有一个赵有禄就有第二个赵有禄,以后官员若都这般违规任用,还要咱们吏部干什么?我看还是得上折子才行,刘大人可愿与我联名?”

    竟是想让刘墉跟他联名上奏老太爷反对赵有禄的人事任命。

    刘墉头大,老太爷本就对他一肚子意见,这会哪敢跟文孚联名上书,正吱唔着,苏凌阿却是放下茶碗不快道:“赵有禄忠君体国之心不在你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