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清杰出军事家 (第2/3页)
于防火的。
但两个蓄水池中的蓄水最多只能支撑数天,因为谢鸿仪当初不可能想到官府会动用上万人马来对付他这个盐贩子,也不可能想到原本藏身二三百人的寨子现在竟容纳了两千多人。
接下来数日,无论是淮南绿营还是淮北绿营接到的命令都是加强防御,不准出击。
赵安放的这把大火的确让乌龙岭上不少盐匪胆寒,也让他们意识到清军围剿他们的决心,并且也看到他们被包围在光秃秃的“坟堆”上,视线内除了清军的绿旗就是一片焦黑。
稍懂兵法的人都知道这是个绝地!
不过,那位柳真人蛊惑人心的本事真不小,在其一番“忽悠”下人心不仅稳住,并且还时不时组织做些白莲教的仪式活动。
只是,心理上的安慰作用并不能取代每日饮用水不断减少的事实。
早年建的那两处蓄水池中的水已快见底,得不到充足饮用水的盐匪们喉咙开始变得干涩,声音也变得嘶哑。
随着蓄水池最后一碗水被舀走,整个乌龙岭彻底断水,盐匪们只得收集每日植物叶片上微乎其微的露水解渴,甚至有人去刨岭上不多的植物根茎,结果得到的只是带着苦涩味汁液,根本无法解渴。
没有水,喉咙变得肿痛,吞咽食物都变得困难,很多盐匪的嘴唇起泡开裂,渗出丝丝血痕。
岭上再也听不到狂热的诵经声,有的只是一片死寂,间间冒出几声因干渴发出的呻吟,以及缺水缺的神志不清者的呓语。
所有人都清楚再这样下去他们不是被活活饿死,而是被活活渴死,无一例外将目光望向岭下被清军营寨环绕的水源地。
谢鸿仪不是不知道这些情况,但柳真人已经闭关向无生老母求雨,只要老天爷能降下一场大雨来,缺水的危机就能被暂时解决。若是再能降下一场大雪,严寒之下清军或许就会撤走。
只在岭上巡视看到景象令他心如刀绞,昔日生龙活虎的手下弟兄像被晒干的鱼蜷缩在角落里,很多人连站起来都费力。
视线中,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竟趴在地上拼命舔着泥土,嘴角沾满黑泥,却是半点也缓减不了他对水的渴望。
“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