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丹心难蚀 (第2/3页)
造化,不仅当修成太乙神雷,还应尽量将道行推进到金丹三重境上,练出内景来,以削减将来变数。”
此时陈珩信步走出心腹,挥手收了几张他缴获得来的护法阵图,然后足下腾起一道清烟,就缥缈升至了云空之上。
纵目望去,清流湍激,山形崔嵬,依旧是风光大好。
而在遥遥看得云上那道身影后,在周遭自行看护的山精水怪们亦是知晓陈珩已然出关,纷纷发出欢呼之音,接二连三上前庆贺。
陈珩微微一笑,令五炁乾坤圈取了些法钱在身,一一散过去。
待这些小精怪领了赏赐,兴高采烈的躬身告辞后,他也是索性盘坐云头,双目微闭,将这洞天三十年来的所获一一梳理清晰。
直至三日之后,这才重新掀了眼帘。
他将功行一收,随袖袍当空一荡,便敛去了头顶的那一片氤氲烟云。
“如何?”一旁的遁界梭问道。
“传言非虚,金丹三重的炼内景之功,果然难在此地进行,如处雾中观日,神光昏翳,恍惚当中寻有象,自是艰难。”
陈珩摇一摇头,答道。
在过去三日当中,他不仅是在梳理一身所学,更尝试了几回去修炼内景。
但无论如何费劲琢磨,神思总是莫名存着些微异样,这是此先在洞天修行时候未曾有过的事。
这亲身一试,才知道书中所言果然无差,洞天主人的道终究并非天地大道,两者间还是隔了一层。
如此计算一番,洞天当中虽有光阴之利可供驱用,但真个修行起来,实则效率还不如置身于现世之中。
至道幽玄,妙化无端,倒也的确名不虚传。
见陈珩如此开口,遁界梭倒也不感意外,咳嗽两声,笑着摆手道:
“这是自古以来不知多少高功羽士摸索出来的道理,哪能有例外?不过既已经功成,你之后又有何打算,可还要留在虚皇天内?”
这话一出,连一旁百无聊赖的五炁乾坤圈亦是支起耳朵来,不由凑过来了些。
自陈珩离开宵明大泽后,他先是斗崔钜,败陆审,收回了葛陆的失地,后又一路不停来到虚皇天中练真水,期间又见识了不少陈氏内事。
诸般事情说来虽不少,但实则距离胥都天的那场丹元大会,还足有五十余年的光阴。
这倒也是因求取合练法出乎意料的顺利,并未有什么波折。
且因有眼前这座至等的仙道洞天相帮,在“渐法九还”的修行上,也没耽搁什么光景。
“五十年……”
陈珩暗暗思忖,虽练内景与修行太乙神雷都并非一日之功,但整整五十年,也勉强算是充裕,并非不可以去尝试。
而遁界梭所言无差,如今一切事毕,再徒留虚皇天也是无用。
莫说还有陈象先这位大兄在前。
其实对于虚皇天鼎命和所谓太孙一事,陈珩自始至终都是心头有数。
他的根基终还是在胥都,在东弥州的玉宸,而并非是眼前的这座神道天宇。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既如此,那也该到了向神王、智昏和尚几位长者辞行的时候了。
“在与神王告辞后,我欲前往洪鲸天一行,将空空道人所谓的那桩给玉宸,也是给我的人情取走,此事我已提前同师尊商量过,师尊也是已然点了头。
而在取走那人情后,大抵便是在诸宇间四下游历、感悟天地,看能否在丹元大会到来前达成所愿罢。”
陈珩略一沉吟,答道。
……
……
早在洞天修行期间,陈珩已通过手中的混金雷珠同通烜交谈过一番,其中自然是说到了那空空道人所谓的人情。
而通烜对此事倒未反对,反而还顺带提及了他请陈裕帮忙祭炼雷霆根宗之事和几桩趣闻。
在通烜说话间隙,还有饕餮周济和老猿的唉声叹气不时窸窣传来,也不知这两位如今是身处何方。
听其动静,倒像两头拉磨老驴在一面干嚼豆子,一面不停转圈般,似苦不堪言。
“通烜道君?原来如此,这位祖师当年在空空道人寻上你时便留了后手,如今他既开了金口,想来你这会前往洪鲸天,应也无碍。”
遁界梭闻言恍然点一点头,心下了然。
而旁观许久的五炁乾坤圈忽不住开口道:
“老爷,洞天三十年,你可想好要向那位神王提出何等请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