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谁来救朕 (第1/3页)
朝堂和地方上,群臣对最近的康宁帝十分满意,各种决策都恢复到了原本的水平,就连那些不合理的任命也停下了。
有几个之前任命的官员,因为办事不利,还被剥夺了官职。
朝野流言,康宁帝在短暂的昏头后,终于迷途知返,变回了原来的明君。
既然已是明君,自然不用去打扰了。
那些康宁帝任命的亲信官员,因为缺乏和康宁帝长久相处的相处——他们是康宁帝短时间内拉拢提拔的——所以也不敢贸然去找康宁帝。
唯一常去养心殿的,是此前深受康宁帝信任的前任首辅张赞禹。
张赞禹根本没进寝殿,在养心殿旁的茶室喝一碗茶,回来告诉群臣,康宁帝的精神好多了,只是需要静养。
派系斗争里,因为康宁帝托三皇子主持早朝,群臣揣摩不出康宁帝的想法,加上康宁帝递出折子,处理了几次恶劣的争斗,所以都停了下来。
与此前的乱象相比,此刻简直是一派清明。
群臣里不少聪明人,看出情况有些不对,康宁帝之前是想分裂朝堂和诸皇子,搞制衡那一套,怎么现在一转态度?
没人给出解释,但群臣脑补了两个理由。
一是康宁帝的精神越来越好了,康复在望,二是协助康宁帝处理政务的是三皇子,三皇子身体有缺,没有继位的可能。
群臣都谨慎,决定观望观望。
他们这一观望,就苦了养心殿里的康宁帝。
康宁帝懊悔不已,皇帝生病,下面的人哪有不凑上来探望的?都是因为他此前为了隐瞒,禁止探望,才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
徐忠德和李狗儿还是那样,伺候他处理政务,但他已经不想去批那折子,反正折子都要送到三皇子手里。
他摆了两天,不去看折子,就这么躺着。
徐忠德和李狗儿也不催,继续用心服侍他。
两天后,康宁帝忍耐不住,躺在床上,还不如批阅折子,起码通过折子,他还能看清外界的情况。
徐忠德于是继续举着折子,供他批阅。
在瞧折子的同时,康宁帝在心中思考,思考徐忠德和李狗儿的后台究竟是谁,包括宁守绪在内,他们到底投靠了哪个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