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季后赛舞台的完美剧本(求月票!) (第1/3页)
【提升投射能力上限至JR.史密斯水平,价格:200天赋点。】
【提升力量上限至巴特尔水平,价格:200天赋点。(需配合体重)】
【提升传球能力上限至马克.杰克逊水平,价格:200天赋点。】
这一次刷新的三个商品比上回好了不少,林奇觉得传球这一项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林奇在进攻端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敏锐的球场视野与滞后的传球技艺形成鲜明反差。
得益于欧洲篮球体系培养的战术素养,林奇具备出色的空间感知能力,能在电光火石间捕捉稍纵即逝的传导路径。
这是他不需要系统也拥有的原生天赋。
但“能看见队友”和“能及时把球传给看见的队友”这之间,还存在着巨大鸿沟。
当大脑已勾勒出精妙绝伦的进攻蓝图,他的双手却如同被施了魔咒般无法将其具象化。
意识层面的天马行空与技术层面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林奇作为的战术支点作用,限制了林奇在进攻端的影响力。
现阶段的LBJ其实也有手跟不上脑子的困扰,所以他的失误数总是高得吓人。
唯一和林奇不同的是,他已经敢自诩控球前锋了。
而马克.杰克逊的传球天赋将解决林奇的这一痛点。
杰克逊是一个被低估的传球手,他的生涯轨迹很像白周杰伦贾森.威廉姆斯,早年以炫目的传球惊世骇俗,随着阅历沉淀逐渐蜕变为掌控全局的战术大师。
当然,马克.杰克逊的比赛影响力还是要比贾森.威廉姆斯强得多,他总能在当时效力的球队取得不错的数据并且带领球队有所突破。
一个真正的顶级控卫,往往能大大提升球队的下限,马克.杰克逊就做到了这一点。
可因为一号位难以拔高球队上限,所以往往会被球队在关键节点抛弃,马克.杰克逊也未能逃脱这个魔咒。
正是因为这一点,控球后卫在球队中的作用很容易被低估。
如果说90年代最被低估的一号位是萨姆.卡塞尔,那80年代的就是马克.杰克逊。
作为目前NBA历史助攻榜前三的球员,马克.杰克逊能在任何位置把球传给自己的队友,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林奇决定兑换马克.杰克逊的传球能力,这不仅仅会让他的助攻数据更漂亮,也能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进攻核心。
当然,和其他所有天赋一样,他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将天赋完全兑现成即战力。
天赋点再次清空,林奇又多了一项训练目标。
这个赛季他已经兑现了许多天赋:科沃尔的跳投、灵活不走步的步伐、沙克的勾手、马龙.杰克逊的传球。
这些天赋虽已在常规赛初现锋芒,但距离完全兑现仍有距离。
这个休赛期好好努力的话,下个赛季,当天赋完全转换为即战力,林奇相信自己的实力会提升一大截。
当然,目前的林奇还是得专注于眼前。
他需要在生涯首次季后赛中证明自己。
4月底,林奇带着场均23.2分11.8个篮板2.3次助攻1.1次抢断2.5次封盖这已经预定年度最佳新秀的数据,站上了万众瞩目的季后赛舞台。
吉尔伯特.阿里纳斯站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满脑子都是一个词——得分。
这位奇才当家后卫仍沉溺于常规赛44分的屠龙旧梦中,将“得分”这个词化作魔咒镌刻在瞳孔深处。
他认为得分是他解决林奇的正确办法,他的得分爆发力比林奇更强,这就是他的优势。
而季后赛恰恰又是比拼球星能力的舞台,因此自己更应该多出手。
带着这样的执念,大将军在系列赛G1安祥送走了自己。
吉尔伯特.阿里纳斯一开场便陷入自我献祭般的癫狂,过于偏执的出手反而让他20投仅仅7中,其中三分线外是灾难性的7中1。
他最终还是拿了26分,可35%的命中率揭露了他正在伤害球队的事实。
比赛结束后阿里纳斯被《纽约时报》称作“小科比”。
有些人即使没进季后赛也仿佛从未离去。
G2,安托万.贾米森被林奇防到13中4,这也揭露了阿里纳斯的无奈。
他好像确实没人可传。
安托万.贾米森本赛季常规赛场均可以拿到漂亮的19.6分,但面对林奇的四场比赛他场均得分只有10.5分,数据几乎腰斩。
季后赛中,安托万.贾米森依然没能解决林奇这个麻烦。
他彻底迷失。
而奇才另一杆火枪拉里.休斯同样在钢铁防线前彻底哑火,这个永远无法做出正确出手选择的家伙,常规赛就饱受诟病的低下进攻效率在季后赛强度下愈发惨不忍睹。
在阿里纳斯眼里,这两位队友的拙劣演出,已然丧失了触碰篮球的资格。
于是他的出手变得越加疯狂,他希望用恐怖的个人火力解决比赛。
第二战阿里纳斯的命中率提升到42%,拿下37分。
可奇才还是输掉比赛,带着0比2的总比分仓皇逃回华府。
阿里纳斯“五场结束战斗”的预言已经成了笑话,奇才和尼克斯在常规赛排名上相邻,但纯实力的真实差距似乎要大得多。
G3的华盛顿主场俨然成为阿里纳斯最后的救赎战场。
奇才众将此刻残存的斗志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这支本就缺乏铁血基因的球队,一旦大比分来到0比3,溃散的士气将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倒塌。
届时更衣室里弥漫的将不再是季后赛的火药味,而是拖衣舞俱乐部的咸腥。
眼下0比2的阴霾中,奇才尚存几缕倔强的光。可若让纽约暴君踏碎这座城池,阿里纳斯的0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