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参观嘎玛古墓 (第2/3页)
阿里巴连看也不看那些人,若无其事地说:“几天之前新闻就报道过,又有几个种植工厂在风暴之后被沙丘吞没,它们所在的人工绿州被毁灭;那里的业主和工人,以及他们的家人,除了保住性命,所有的财产都给沙子埋没了。您看到的,兴许正是从那里逃出来的难民。”
我问:“嘎玛国家政府为什么不组织力量救助他们呐?”
阿里巴叹口气,说:“用什么救助、怎么救助啊?我们的政府哪里有能力救助那么多人啊!阿卡利利先生!从嘎玛最后一块绿地消亡后,嘎玛人就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了。嘎玛人祖先造的孽,现在都落到他们后代的头上了。我们的前辈毁了大自然,就等于释放出了魔鬼;水土流失、地表沙化、气候恶化、各种新的疾病,这些恶魔联合起来,向嘎玛国民发起猛烈的进攻,实施残酷的报复。我可以肯定地说,阿卡利利先生,我们完了。”
我们的车小心绕过那些人体。我看到,倒下的人有的还没有死,仍在尘土中抽搐,但很明显已经奄奄一息了。
不久,沙漠上出现了一些山丘般的巨型黑色圆形土包,阿里巴说,那就是嘎玛国家赫赫有名的古代陵墓了。这些陵墓都是在阿尔法纪元前一万年到一千年之前建造的,共有二十来座;大小不一,其中一座的高度就有二百多米,底圆的直径也有一百米。陵墓都是用当地的一种沙岩建造,外表镶以一种黑色云母的薄片,给人一种宏伟、肃穆、神秘的感觉。
嘎玛政府用三米多高的围墙,将每一个陵墓都包围住,只留一个小门洞,所有的小门洞都朝一个方向,而这个方向上有一条用同样的围墙夹起的窄道,道路端头的一扇大门就是总出入口。
车在大门外的沙地上停住。我们走进了大门,阿里巴掏了四百嘎玛元,购得入场券,又给了守门人二百元小费,进入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陵墓院落,顺着一条向下的阶梯,走入陵墓之内。
墓室有三百平方米,棚顶高有十米。最中间的地方,放着一只巨大的木棺,木板的厚度竟达半米,整个棺材是用一棵树木雕成。我算了算,原来那棵树的粗细,至少也有四米,树围得有十三、四米。棺材盖板被移放在一边,上面蒙了一大块玻璃。透过玻璃,我看到了七千年前那个嘎玛统治者一具完整的、阴惨惨的干尸。它笔直地躺在用金丝和银丝编织的网片上,一手握着玉石般的王杖,另一只手向外翻着,腹部盖着一方奶白色纱巾,那黑洞洞的眼窝和那龇牙咧嘴的颌骨,似乎在向每一位参观者微笑致意,炫耀他那个时代的富足与昌盛。实际上,这个陵墓保存得极好:陪葬的贵金属器具仍在原来的位置上发光,无数的宝石在棺木四周熠熠闪亮;十来具巨大的猛兽的骸骨卷缩着躺在棺木外围,表示对这位君王的臣服。但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是墓室墙壁上那些发黄的绘画。
这些绘画的作者,技艺不凡,色彩、线条、光线的运用都巧似天工。上面有花园和宫殿、灌木丛包围着可爱的城堡、绿野中流淌的小溪。一幅画上,国王、王后和他们的孩子们像大猩猩似的在树杈之间荡秋千;另一幅画的是国王带着侍从狩猎的场面,那国王骑着一种类似猛玛象那样的怪兽,手持梭镖,正准备朝一只青面獠牙的野猪样的动物投去;各种四足兽在草原上奔跑,各种鸟儿在天空飞翔;还有一幅画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远景是着火的丛林和房屋,近景是死亡的士兵和遍地鲜血;国王的军队正在追击溃逃的敌人,一些被俘的敌军将领,在国王面前匍匐在地,请求饶命。这些画全绘在木板上;所有的木料看来都经过了防腐处理,否则就不会保存这么久了。
阿里巴开始给我讲嘎玛国辉煌的历史,他告诉我,传说中的玛拉天神最早到达的就是嘎玛大陆,而那时,其它的大陆还不曾有真正的人类呢。嘎玛大陆很早就在天神的感召下统一为一个国家,其过程中有不少惊心动魄和美丽动人的故事。
阿里巴说,那时嘎玛的科学技术就很发达。他指给我看镶在一只大玻璃柜里的图,上面画着一些圆圈,黑点和连线,说这就是那时的星图,跟今天的星图十分接近。我作为一个爱好天体物理学的大学生,当然对这一类东西不是外行。我仔细看了又看,看不出名堂,就想质疑,但我突然想到,还是别扫阿里巴的兴,不去讨论为好。阿里巴借题发挥,严词驳斥阿尔法国家和贝塔国家关于人类几项重要发明的考证,一口咬定,所有那些全是嘎玛人的首创。说什么,当嘎玛人穿着绫罗绸缎招摇过市时,阿尔法国家的居民还光着屁股在荒野中玩泥巴呢。
“且打住,阿里巴先生,” 因为这时,我想起嘎玛驻阿尔法大使的说法,就说,“你们嘎玛人不是说阿尔法人是你们的后裔么,是你们把他们送到阿尔法求发展的,怎么会让他们光着屁股呢?”
阿里巴听了一愣,翻了翻白眼,然后哈哈一笑,没有回答;接着又说起墓中这位国王的丰功伟绩,说他推翻那些试图独立的小国的统治者时,曾把他们原先居住的宫殿付之一炬,又砍伐了二百多平方千米的森林,用它们建造了更加壮丽的宫殿和十处行宫。按阿里巴的说法,这位国王原先就是个樵夫,最讨厌视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