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冰封DF计划 > 第140章《绵绵瓜瓞》a

第140章《绵绵瓜瓞》a

    第140章《绵绵瓜瓞》a (第3/3页)

状确实像一个孕妇。那‘魂归壶天’和‘悬壶济世’的说法,是不是也和你们彝族有关呢?”

    “有这个可能吧!因为我们彝族和世界上众多古老民族一样,信仰自然崇拜,认为葫芦里面住着我们祖先的灵魂。马老师,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戈武眼中满是惊奇。

    “我是看了一部20世纪的纪录片,叫《今天的村庄和古老的歌谣》,从里面了解到了你们彝族的一些传奇故事。”马文庸解释道。

    沿途的路上,巨型葫芦随处可见,戈武的歌声也未曾停歇:“洪水过去了,兄妹幸存活。天神下令去,世上找人种,葫芦蜂咬死人,天神一鞭断它腰……七月葫芦八月包,你养娃儿,吊高高,九月十月放火烧……”

    马文庸接着问道:“在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葫芦创世的传说,彝族是怎么理解这个的呢?”

    戈武认真地回答:“在我们的创世古歌里讲,人和万物都曾遭遇灭绝生灵的大洪水,是一对兄妹乘坐巨大的葫芦才得以幸存,他们繁衍了后来的人类。”

    戈武还表示,虽然如今村子里真正精通彝文的人越来越少,但彝家的智者毕摩依然在一代代传承着古歌《梅葛》和《查姆》。他不禁畅想,兴许当年的祖先还真用过这般如同房子般大小的葫芦呢!

    他回忆道:“我阿爸曾说,古老的彝文历史悠久,甚至和金文、甲骨文同源,但一般不用于记录历史和人文,更多是记载驱鬼和医药方面的内容。至于那些传唱人文历史的部分,就像马老师说的,大多是靠彝族人世代口传心授才传承下来……”

    马大咖又说:“我在贵州采风时,听说彝族曾有自己的国家,就是那个‘夜郎国’,是真的吗?”

    “我们彝族学界也有这种说法,彝族的国家就是贵州传说中的‘夜郎国’,那时已经有了文字记载,甚至还出现了青铜器。”戈武肯定地回答。

    众人在布满葫芦藤的山路上艰难地开辟出一条通道。看着眼前的巨型葫芦,鹤云飞心中一动,心想:真要是遇到洪水,这葫芦说不定真能救人!于是说道,彝族的古歌让他想起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其中不乏像诺亚方舟那样的故事。

    “我觉得彝族文化或许可以更早追溯到伏羲、女娲时代。甘肃省大地湾的新石器文化出土文物,便能证明很多相关的事情。”马博士自信满满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在《诗经·大雅·绵》中也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的记载,直接讲述了生命从葫芦里初生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中国传统的瓷器或者服饰上,始终不乏对葫芦图腾的描绘,比如青花瓷上的藤蔓缠枝莲纹等等……”曲木戈武也加入讨论,他说得十分认真,看得出来,他在这方面颇有研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