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 第803章 得道多助,开采银山

第803章 得道多助,开采银山

    第803章 得道多助,开采银山 (第2/3页)

事的重视,也明白徐寿的特殊价值,当即表示必与徐先生精诚合作。

    徐寿更是激动万分,不仅是因为得到了承认和重用,更是仿佛看到了族群重新融入华夏文明母体的希望,连连叩首谢恩。

    矿脉位置既定,接下来便是大规模的开采。

    如何有效利用倭国本地的人力资源,同时避免引发新的动荡,成了关键。

    刘盈并未采取简单的强制征发或奴役政策,他深知那只会埋下仇恨的种子,消耗宝贵的监管力量。

    他颁布了针对归顺倭人的“以工代赈”令:所有愿意参与矿山建设的倭国降兵及本地青壮,皆可报名。

    朝廷按日提供充足的食物——不再是令人恐惧的“肉脯”,而是实实在在的粮食;同时,根据劳动强度和表现,发放一定数额的工钱(主要以汉五铢钱或实物形式),允许他们用以补贴家用,甚至积蓄。

    此令一出,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激荡起巨大反响。

    那些原本因战乱失去生计、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倭人,发现了一条可以靠自身劳动活下去,甚至能改善生活的道路。

    消极的抵抗和暗中的械斗几乎瞬间消失——因为所有人都忙着去争取那份能带来温饱与希望的工作名额。

    力气被引导向了开山、碎石、搬运、修建矿道等生产性劳动中。

    而从大汉本土迁徙而来的百姓,其中不少是退伍老兵或有经验的工匠,则自然成为了管理阶层和技术核心。

    他们负责监工、记录工效、传授更高效的采矿技巧、管理工具和物资发放。

    汉人的身份和朝廷的授权,使他们拥有天然的权威,而“以工代赈”政策带来的稳定秩序,也减少了管理的难度。

    一种基于劳动和报酬的、相对公平的秩序逐渐建立起来,虽然汉倭之间仍有界限,但至少在同一目标下,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

    在陈平的周密组织和徐寿的精准指导下,开采工作迅速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