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收成保底,农民积极 (第1/3页)
然而,坐在下首的阿提拉却微微蹙起了眉头。
他放下茶杯,沉吟道:“岳父大人,小婿以为……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刘盈此人,心思深沉,绝非无的放矢之辈。他付出如此代价收回土地,又兴师动众研究新法,绝不会只是为了折腾。”
“此间……定有蹊跷,其所图恐怕甚大。”
郦商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贤婿多虑了。农耕之事,自古如此,还能变出花来?陛下或许是受了些墨家、农家的蛊惑罢了。”
阿提拉没有再多说,但眼底的疑虑却更深了。
他本能地感觉到,刘盈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这盘棋,很可能威胁到他深藏的计划。
——
与功侯们的“满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盈农业新政在民间遭遇的冷遇与阻力。
土地被收归国有后,朝廷颁布政令,将这些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自耕农,并宣布将推广使用新的肥料以增加产量。
在刘盈看来,这是给予百姓莫大的恩惠。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大部分被分配土地的农民,反应并不热烈,甚至充满疑虑和抵触。
“自负盈亏?老天爷不赏饭,一年辛苦可能全打水漂,这谁敢接手?”
“朝廷给的肥料?闻着味道就怪!石灰往地里撒?那不是烧苗吗!盐卤?那是制盐的下脚料,有毒的吧!”
“祖祖辈辈都没用过这些东西,谁知道用了会不会把地给毁了?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官府说的话,能全信吗?万一收了粮食,他们又找借口多征怎么办?”
千百年来形成的耕作习惯和对于未知事物的天然恐惧,以及对于官府一定程度的不信任,使得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推广初期举步维艰。
许多农民宁愿去租种地主家的地,或者干脆去做雇工,也不愿意接手这看似“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