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代号:龙鳞(上) (第2/3页)
什么原因,几方势力不约而同的没有在市区、租界区使用枪械。
可能,都怕惊到沈复兴一行吧?
从蕰藻浜到码头足有10公里的路程,最前面一段连接36师驻地的路让他们节约了大半路程,只是军用卡车的颠簸,让几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好几次,同伴都给陈兴华使眼色,希望他跟马长胜再说项说项,让他们留下。
可每每对上马长胜那双凶厉的眼神,陈兴华都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那是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本上琢磨出来的。
一路上,马长胜点着眼,看着眼前的几个书呆子,有些疑惑,他们这样的精锐,送这帮家伙值不值?
可沈复兴离开前,给了他答案:
值!
这个国家没有他马长胜,还会有李长胜,王长胜,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但若是没有他们,那节脊梁却是没有人去接上了。
对此,马长胜不是太明白,他又没读过书,民族大义、未来、科学这种东西,他没有概念,胸前的身份牌都是老王给他写的,只是驱逐鞑虏这个事情,他还是明白的。
嗯,茶馆的说书先生讲过。
一路无事,众人在接近公共租界外一公里处下车,前方已经是双方的交战区域。
幸好,沈复兴提前给了他们市区的地图,前方到处都是破败的建筑,百姓们在813开始之前就已经疏散,半数的建筑在那【十日围攻】之中被摧毁。
根据最后的妥协,双方以苏州河为界限,只能在北面战斗,南侧的公共租界不允许双方士兵越界。
现在,苏州河以北基本被日寇控制,他们现在只能从在京沪铁路的麦根路货站进入公共租界。
在那里,万国商会的人会帮助他们。
但沈复兴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甚至他觉得那帮家伙有可能准备拿他换个好价钱。
所以沈复兴递给马长胜的锦囊里面还有【二号计划】,就是从麦根路货站左侧的西康路码头渡河,偷偷进入租界,护送他们到码头。
什么?
你问为什么不绕路从法租界走?
信不信这绕一圈的23公里,这个护送的队伍一个人都没法走到?
当然,这点站在他身旁的宋希濂可以作证!
“维安老弟的委托我算是完成了,这最后一公里,就是我宋某人最后的护送了,白日丢了北站已是惭愧万分,若不能将你送到租界,我这36师不如回家卖红薯去!”
肩上还缠着绷带的宋希濂一脸苦笑,在杨家行吃瘪的日寇这两日在闸北与公共租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缺乏重武器与火炮的36师也只能逐屋、逐街抵抗。
恰好沈复兴那语气诚恳的委托电报来到36师处,正准备去前线巡查的宋希濂顺路稍了他们一程。
可这一路上,看着马长胜递过来的沈复兴手书,上面全是科技强国的理论,所有的庚款留学生与宋希濂是彻底服了。
这边还在打仗,甚至有可能亡国,他沈复兴已经在想驱逐鞑虏之后的事情。
人比人呐,真是要气死!
而陈兴华等人也没有继续吵闹,前有沈复兴,后有宋希濂,眼前还有这么多人豁出性命都要送他们出国留学。
再不听话,就真的太不懂事了。
一路走着,前面已经接近麦根路货站,这是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但这里太过安静,马长胜觉得,按照戏文里面的桥段,应该出现伏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