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昆曲《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第1/3页)
“就……一句歌词而已,不至于的吧?”
餐桌上,林北蹙眉,眼瞅着除了自己和秦总之外的其余三位因为沈铭恩一句歌词而一下炸毛,他不由觉得有些……不太至于的。
是,沈铭恩那句歌词听着的确有些奇怪,他这首作品听着也像是那种诠释某个故事的感觉,的确不太像是媚小日子的那种作品……
但是仅仅一句歌词而已,能改变什么?
沈铭恩因为小日子那边的言论而选择“换歌”这件事属实吧?
这是事实吧?
而只要这一点属实,那么他们就几乎将沈铭恩“锤亖”了,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翻身了。
“……”
餐桌上,柳总几人闻言,似乎也觉得自己情绪有些过激了,这才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形象,默默地坐了下来。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主要是他们被沈铭恩“演”的次数的确是有点儿多了,这小子不知道多少次用他的作品搞特么什么“反转”,这帮人也是被弄出阴影来了。
细细回想,似乎正如林北所说,沈铭恩这歌就算同样是爱国曲风,同样是爱国主题,现在似乎……
也救不了他了!
现在沈铭恩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他唱的歌曲“红”不“红”,而是他因为小日子那边的言论,选择“换歌”这件事!
这件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基于此,哪怕沈铭恩演出的作品是一首红歌,哪怕是一首歌颂祖国母亲的作品,内娱的观众们同样不会买账。
大家只会认为,你用歌颂我们祖国母亲的作品去媚小日子!
如果是这样……
大家只会骂沈铭恩骂的更狠!
是!
他们承认,沈铭恩的这首作品的确有些出乎他们意料,可沈铭恩照样“无力回天”啊!
“……我出去打个电话……”
几人落座,秦总反倒站了起来,他拿着手机的那只手都有些微微颤抖,实在是遏制不住内心里的怒火!
赵寅!
那个【丝路繁花】的剧团长赵寅,他特么敢阴自己!
“砰!”
房门被重重摔上,原本就在不到1分钟之前,房间里的气氛还是非常欢快、愉悦的,甚至李总的手都即将放在了香槟上。
可现在……
随着秦总离去……
“……”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沉寂了下来。
马总、李总、柳总、林北四人,面面相觑,半晌没放出半个p来,都是脸色铁青,非常难看。
说句实话,这帮人几乎每一个人内心里都有种“不祥的预感”……
且那种预感,开始愈演愈烈!
同一时间。
小日子这边。
演出现场。
那句歌词很明显引发了不错的反响,现场诸如陈光荣老师这些人,一下便是眼前一亮……
后台的老陈转眼看了一眼姚长裕,不由咧嘴笑道:“怪不得你看了这小子的作品觉得他有打算,看这架势,估计是真有预谋。”
说着,他还巴拉了姚长裕一下,问:“诶,你觉得他是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呗?”
登台口处的姚大师双手负于身后,嘴角带着几分欣赏的笑,摇摇头没有理会好友,他的目光一直放在不远处舞台之上一身戏服的沈铭恩身上。
那时,沈铭恩的《赤伶》,已经来到了副歌部分。
却见他粘着兰花指,轻声唱着:
……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
作为“国粹”,戏曲曾因门槛高、传播窄,而逐渐显得小众。
《赤伶》的音乐风格,是以流行音乐作为载体,提炼戏曲的核心意向与唱腔,让年轻听众重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实现了“传统活化”。
这也是哪怕姚长裕这般京剧大师,对于这种类型的作品,也并没有什么意见的原因。
是,的确,他们这种“专业”的“国家队”,或许看不上这些跟流行音乐的融合,可这样的作品,却能让戏曲走到更多的大众面前,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吧……
说句实话,沈铭恩这唱腔啊,多多少少的,还是让姚长裕觉得有些……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