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小姨子陪着更开心(六千) (第2/3页)
院,原本杨家和白鹭书院势均力敌,这一次白鹭书院遭遇重创,势力骤降,想要重新恢复到全盛状态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将杨家拉到和白鹭书院同一水平,却是再简单不过。
该死。
究竟是谁?
这手段,当真阴毒。
莫看杨和同好似一个枯瘦的老头儿,可这一刻,手上的力气,却是大的让门子都有些心惊,肩膀上的骨头好似都快要被捏断,火辣辣的疼,眉心一抽一抽的,心说你的成熟呢,稳重呢?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胆魄呢?当然,这般想法只敢在心里吐槽一下,却是绝对没那个胆子说出口的:
“没,没死。”
“宋侯爷,抓住了弩箭,但刺客跑了。”
呼。
听到这话,杨和同整个人重重吐了口气。
人没死就好。
虽说在杨和同心里,当真是恨不得将宋言大卸八块,但绝不是现在,更不是在杨家门前。直至整个人放松下来,杨和同这才发现大冷天的,他的额头都已经沁出一层冷汗……他的性格,其实真的很沉稳,但没办法这一次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特殊。
用力吸了口气,躁动的心逐渐冷静下来,杨和同又仔细询问了一下,最后道:“你做的不错,去管家那里领三百赏银。”丢下一句话,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又做出惊慌失措的表情,忙一路小跑往门外去了。杨景硕,杨国礼,杨国臣,杨瑞四人便忙跟在后面,留下门子满脸喜色。
宋言安静的留在杨府外面,把玩着手里的弩箭,嘴角自始至终都挂着浅浅的笑意,约摸过去了几分钟的时间,便听到杨府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旋即便看到一行数人急匆匆的自府内冲了出来,最前面的那一位不是杨和同又是谁?
他似是很着急。
皱巴巴的脸上都满是汗珠。
一个不慎没注意到门槛,还差点儿摔倒,姿态显得颇为狼狈。
一路跑到宋言面前,忙抓住宋言的双手,拉着宋言上下打量,发现宋言身上并没有受伤,这才一副稍稍安心的模样:“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让宋哥儿受惊了,快快随我进府。”
宋言笑笑,并未拒绝。
就这样让杨和同拉着,到了杨府内部。
随意扫了一眼,对杨府内的风格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大约就是低调的奢华吧。
青石子路面,每一枚鹅卵石,形状大小都是高度统一,一眼望去就有种莫名的和谐,庭院内的假山,用的是玉化黄蜡石,外表看起来只是稍微光滑一点的石头,可玉化黄蜡石还有另一个名字,便是黄龙玉,价格昂贵。
水榭亭台,庭院楼阁。
一眼望之,居然有种南方园林的风格。
于杨和同的亲自引领之下,一行人便到了客堂。
说实话,气氛多少有些怪异。
杨国臣的儿子杨铭,虽是庶出,但杨国臣也颇为疼爱。
杨铭是被房海,房德逼死的。
而杨家人,一直怀疑这背后或许也有宋言的影子。
只是经过调查,出事儿的时候宋言已经率领着备倭兵,前往平阳,倒是没能抓住什么把柄,但心里就像是拧了一个疙瘩一样,甚是难受,现如今和宋言共处一室,宋言还坐在下首位,杨国臣,杨景硕这些长辈作陪,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宋言倒是也没客气,随手将弩箭掷于桌面,杨国臣,杨景硕心里便是咯噔了一下。这宋言,简直就是一个疯批,若是让宋言认准,这一次刺杀是杨家所为,怕是会借着这个由头,对杨家展开血腥的报复。
有一个宗师级高手保护,宋言简直是将肆无忌惮刻在了脸上,看看这个家伙做出的事情吧,不过只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东陵城多少人因着宋言的缘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再想想今天上午被宋言捏碎脑袋的尸体,还有等待着被抄家灭族的诸多官员亲眷,未来几日时间,怕是要有成百上千的人丢了脑袋。
这混蛋,甚至还要在东陵城筑京观。
还两座。
疯子。
若是宋言能听到杨国臣,杨景硕心中想法,怕是要冤枉死了,堆京观的事情明明是宁和帝下达的命令,跟他宋言有啥关系?别总是往他头上扣屎盆子好不好?
“中书令大人,这件事情总要给我一个交代吧?”眨了眨眼,宋言很随意的说着。
有婢子送来了香茶,美酒。
还有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凉菜热菜,荤菜素菜,应有尽有。随着客堂铜炉中木炭噼啪作响,寒意被驱散。
杨和同挥了挥手,便让诸多婢子暂时离开。
“这件事,不是杨家做的。”杨和同眼睛眯了一下,倒是没想到宋言居然这般开门见山,连一丁点客套的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宋言点头:“我知道。”
杨国臣,杨景硕,杨瑞都冲着宋言投去好奇的目光。
宋言笑笑:“我相信,杨家还没这么蠢……”
“若是真蠢到,在自家门口刺杀自家的客人,杨家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势力。”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毕竟是在杨家门前发生的,不是吗?”
杨和同抚掌轻笑,望向宋言的视线中多出一丝赞许,聪慧,进退有据,不愧是能屡次让杨家吃瘪的人,虽尚且年幼,可城府,看人待事的眼光,堪比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宋哥儿说的没错,当事情在杨家门前发生的那一刻,杨家便已经被卷了进来。”
“便是想要脱身,也是不可能的。”
“你放心,你被刺杀这件事,杨家会调查,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宋言便点了点头:“如此就麻烦中书令了……这弩箭,样式似是军中用品,或许可以从军中开始调查……当然,具体怎么做是杨家的事情,只要别……牵连无辜就好。”
军中?
牵连无辜?
你直接报宋靖的名字得了。
腹诽着,杨和同脸上笑意却是更浓:“当然,当然,杨家做事向来公平仁义,绝对不会无辜牵连旁人,这一点宋哥儿你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