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第一公 > 第三十九章 河湟之策(1)

第三十九章 河湟之策(1)

    第三十九章 河湟之策(1) (第2/3页)

的这些工匠,也可赶赴乌斯藏境内,免费给各部修筑寺庙!”

    朵儿只八激动的双肩隐隐颤动。

    这个条件他无法拒绝,不是他....是那位吐蕃国师听了,无法拒绝。

    只怕这个消息传回吐蕃乌斯藏之后,那位国师就会带着信徒还有僧侣,亲自赶赴甘州。不但是那位国师,还有乌斯藏各部的大喇嘛,高层僧侣都会前来。

    眼见对方如此,李景隆心中一笑,他的河湟之策,已成功了一半。

    他确实是向老朱递了关于修筑寺院的奏折,他也相信老朱一定会同意。

    老朱何许人也!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者!

    他自己就是出身僧侣,可他也是对僧侣管束最为严格的帝王。

    大明建国之初,直接推翻了前朝喇嘛教为尊的信仰,抬高了中原传统佛教。严格控制僧人的数量,清查全国的庙产,把佛教变成了国家管束的形式。

    没有任何教,能凌驾于皇权,政权,官权,民权之上。

    但反过来,大明却连年加封吐蕃乌斯藏乃至西番二十一族的高层僧侣,在物质上给予极大的支持,为的是什么呢?

    和尚总比有兵有权的土王土司好对付吧?

    给予经济特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扩大僧侣的影响力。

    而李景隆决定在老朱的基础上,狠狠的加一把大火。

    推动政教合一,直接向僧侣传达大明的政令,给予僧侣大量的财富,从而达到不用军事力量,即可控制的目的。

    且在甘州城外建设寺庙,也会逐渐使得乌斯藏和肃镇融为一体。

    至于有人会说,甘肃的老百姓会不会也跟着信了!

    放心吧,这时代的物质条件还没充足到可以发鸡蛋的地步。

    再说就算发鸡蛋了,老百姓也不见得信。

    而且你要是不发了,老百姓回头就骂你。

    中国的老百姓信的是家教.....我家吃饱,我家穿暖,我家有钱的家教。白面馍馍是上坟上贡用的,不是给神仙的。我吃不饱穿不暖快饿死的时候,神仙在他妈哪呢?

    “公爷此话当真?”朵儿只八沉声问道。

    “土司好生无礼!”

    忽然,不等李景隆出声,席间作陪的小侯爷曹炳昂然起身,怒斥道“站在您面前的,是我大明洪武皇帝亲姐,故曹国公长公主与故陇西郡王之嫡孙,故岐阳王之嫡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