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太常八署四院 (第2/3页)
由得惊诧的瞪大双眼。原本他还以为畿内也就只有南北衙才能直接管辖这么多的人口,现在看来太常寺似乎也不遑多让啊!
赵岭眼见张岱这吃惊模样,也颇有几分自豪的笑语说道:“这还是当今圣人将雅俗分流,别置左右教坊以置俳优百戏并按习俗乐之故,若在之前,则教坊所辖之工奴更多。”
“这么多人,总不会都居住在大内吧?”
张岱又忍不住追问道,他心里想的是老子管了这么多人,总得知道去哪里召集,来日再跟北衙干仗的时候,就知道去哪里找帮手了。
“诸署乐奴番上则居于诸内苑之间,平日也散居诸坊,洛北通远、兴义等诸坊,俱内外乐人聚居所在。”
赵岭倒是不清楚张岱心内盘算,听到这问题后只是耐心作答。
张岱暗暗将这几个地点记在心中,打算抽个时间就过去探探路。
唐代长安、洛阳都是人口众多的大都会,同时也工商发达,但即便如此,单纯的工商业也支撑不起这么大体量的脱离耕织产业的城居人口。
因此两京之中的市民群体,存在着大量的围绕达官权贵们提供各种服务的官奴婢。而隶属太常寺的乐户、杂户等人口,在其中就占有一个相当可观的比重。
真要讲人多势众的话,其实并不逊色于南北衙多少。单纯数量而言,在这皇宫内外的乐工人数还要超过了南北衙的宿卫人员,毕竟随随便便一场大朝或宴会,参与的礼乐人员可能就多达数千!
虽然说这些人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组织整编,但北门同样也存在大量斗鸡走狗之徒。唐隆政变固然打响了北门万骑名头,但也有许多伶人乐工参与其中,真要斗狠起来,并不逊色北门多少。
了解到这些后,张岱心内直叹他算是来对了地方。从对抗北衙的角度而言,他就算是到了南衙担任将官,多半也只会是一个挂职的虚名,不可能实质性的掌握兵马。
因为职权范围和重要性比较高,所以太常寺的官廨规模也是不小,较之北面的尚书都省都不遑多让。官署大门开阔,走进其中布局也是亮堂堂的、让人心旷神怡,看着甚至比中书门下两省都还更气派一些。
这倒也很正常,因为洛阳宫的东城是武则天年间宰相李昭德所督造,规划格局要比原本的皇城更开阔一些,迁移到这里来的官署便也修造的更加阔大,不必像皇城中那样局促狭窄。
太常寺官廨前后数进,左右还有通廊并联排的庑舍,前方主要是诸署办公之地,各署令丞判官在堂中判处署务。他们需要穿过前庭,才能进入太常寺的官署正堂,这里便是太常寺直属的官员们办公场所。
后方还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庭院,又被分隔成大大小小不同的院落,便是存放卤簿文物的仓库,还有太乐、鼓吹诸署乐人居住以及教习排演舞乐的场所。
“这里便是都寺厅事堂,日常大卿、少卿等必有一人于此直堂。张协律就职后,每日在直时、午前也需坐堂备事,直堂官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