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如果,我说如果…… (第2/3页)
,碰见了,她总忍不住要在心里叭一叭。
比如康熙想的挺好,实际上就是一形式主义的八旗养民。
啧啧,那些家伙自己捐款捐物的凤毛麟角,基本还是押着拆借来的库银。
一个个还飞扬跋扈,陋习多得很。
甚至有一部分不但解决不了民生疾苦,还成为了百姓疾苦的根源。
就不可避免的,又让小格格在心中一顿好骂。
连大清律都没逃过去:[凭什么呀?原山东巡抚跟布政使都有罪在身,一个在旗,一个在民。前者就能按律减刑,后者就要流放宁古塔。]
[啧啧,倒也不是为贪官污吏叫屈,就是长此以往真不会让骄纵的更骄纵,委屈的更委屈吗?两极分化,满汉问题日益加重。现在不起眼,等王朝末期内忧外患,百姓揭竿而起的时候,满城里那些老爷们惨的哟……]
顿时,四阿哥就感受到了那日十弟的恐惧。
目光不着痕迹地看了一下四周,很好,大家都很忐忑,除了还被蒙在鼓里的太子。
或者,有时候无知真的是福吧!
至少不会被单独留下来,研究改律法的可行性。
问题跨度太大,四阿哥都忍不住扶额了:“儿子特别理解皇阿玛积极改变,试图让上下一心。扫清内部问题,荡平外患的急切。可路要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
“兹事体大,还是详加议论,找出更稳妥适应的法子来再慢慢推进的好。”
别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的。
搞的问题没解决,矛盾还被增加,那可就跟初衷背道而驰了。
对对对。
他的小迷弟十三连连点头,夸四哥所虑有理:“为今之计,皇阿玛还是‘发现’河工上的隐患,骂张鹏翮一顿。再以兹事体大,诚不能放心为由,留个皇子从旁监督。顺便也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八旗养民与新任的山东巡抚、山东布政使等。”
山左奇荒,山东百姓苦了整整三年。
可算看到点希望的曙光了,再不能坏于赃官之手。
这个建议会被采纳十阿哥一点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