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人家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呀 (第2/3页)
就赌他对自身专业的热爱。
毫不意外的,他赢了。
黄先生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真就给他整了套铜制的工具来。
比不上现代的各种蒸汽、柴油、电力推动的机器效率。但也比现在的纯人工吹制、剪开再塑形的效率高了几倍,废品率也大大下降。
把七阿哥喜得直往康熙面前吹嘘:“不枉儿子豁出这张脸皮不要,特意跟黄先生软磨硬泡。这才磨着他弄了这么套工具,这以后都不愁订单多多,玻璃供应不上了。”
结果他这刚显摆完,乌那希就皱了小眉头:[事儿是好事儿,但专门找黄先生,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那可是向蒸汽机方向进发的伟大发明家,全指望他跟戴梓带着大清后来居上呢。]
[在他研究的节骨眼上去给他添活,这不是……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七阿哥:!!!
听到小家伙心声的瞬间,硕大的危字就浮现在七阿哥脑海。
让他顿时白了俊脸,下意识想跑。
可康熙会放过他吗?
不会呀!
当时就怒气冲冲一顿痛骂,还责令他去给黄履庄赔礼道歉,保证以后不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打扰人家。
顿时就让七阿哥气焰全消,可怜巴巴地看着他:“皇阿玛,儿子这也是为了大清啊!”
康熙白了他一眼:“没说你不是为了大清,但也太不知轻重缓急了些。”
“不是不是!”七阿哥连连摇头:“这绝对不是,只是工匠和工匠不一样。别人能完全理解儿子的意图都是好事,还指望他们能推陈出新,注意到儿子所注意不到的?”
不存在的,根本不存在。
“只有黄先生观察入微,擅长举一反三。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度去芜存菁。也只有他,擅长做各种各样的器具。儿子也是看了才知道,他竟然还为了省事,弄了台可以批量制作弹簧的机器。”
乌那希在心里默默叹息:[那你以为呢?黄先生就是这么厉害的,还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