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 > 第20章 台上一分钟

第20章 台上一分钟

    第20章 台上一分钟 (第2/3页)

不上看,但这点面子功夫必须要做。

    得到了角色,却连剧本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对商叶初而言也是个新奇的体验。

    商叶初真的记不清一部十几年前看的电视剧里的丫鬟有怎样的戏份了。从台词上看,这个叫玉珠的丫鬟似乎有点脑子。应该不会是个炮灰。

    倒是李葵那个角色,商叶初还有点印象。李葵的戏份不算轻。既然她的片酬是十万块,商叶初估摸着自己这部剧大概可以拿个五千到一万左右——哦,还不算扣税。

    无论多少钱,现在都还是空气币。商叶初依然是个个人资产不过三千的穷鬼。

    穷鬼商叶初看了一眼天色,已经不早了,今天不用跑龙套,去吃个饭吧。

    -----

    商叶初坐在影视城附近的餐馆里,给自己点了个高糖高油的冰糖蹄髈,算是庆祝自己拿到了第一个非龙套角色。

    《云倾记》是否抄袭还要打个问号,今天看到的一切都不太对劲。吃饭事大,吃饭事大。

    冰糖蹄髈晶莹剔透,油光锃亮。商叶初夹了一筷子,放入口中,香味浓郁,Q弹软糯。肥而不腻。

    商叶初一边品味着蹄髈,一边回忆着今天面试的细节。

    当她说出丫鬟玉珠的台词时,郑博瀚几乎是一瞬间就接上了接下来的台词。没有丝毫停顿、犹豫或者卡壳。

    这个丫鬟的角色,是商叶初随手翻到的。郑博瀚导演和她恰好翻到同一页的可能性很小。更何况,商叶初分明注意到了,郑博瀚这句台词是随口说出的,他根本就没看剧本!

    导演对剧本熟络当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商叶初很少见到如郑博瀚一样倒背如流的,即便是剧本篇幅相对较短的电影导演也一样。

    一部号称“从创作到开拍只花了三个月”、连名字都没取好的剧,导演却对剧本张口就来……这是什么道理?

    商叶初又夹了一筷子炖得细腻入味的肉,缓缓咀嚼着。

    她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如果……这个剧本早就有了呢?

    或者说,如果,这个剧本,其实就是郑博瀚创作的,甚至是很早就创作了呢?

    等等,说起来,《卿云传》的剧本到底是谁负责的?上一世的抄袭风波那么大,商叶初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位编剧的名字。

    商叶初招呼道:“老板,打碗饭。谢谢。”

    “好嘞。大碗小碗?”老板热情道。

    “大碗。”

    商叶初放下筷子,拿出充电器,蹭着餐馆的插口给自己的板砖仁星手机充上了电。

    商叶初开始搜索“《卿云传》编剧”“《卿云传》剧本谁写的”之类的问题。

    虽然卿云传剧方号称剧本由十几位编剧呕心沥血创作,但这话骗骗观众得了别想糊弄圈内人。一部剧是一个整体,剧本则是一整块基石。太多人参与剧本创作,只会搞出一个三头六臂十二条腿的畸形儿。

    商叶初小时候曾看过一个故事,大概是一个母亲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结果食堂师傅一看这位母亲交上来的大米,顿时大发雷霆——因为这位母亲把不同种类的米,早稻、晚稻、粗米、精米、陈米、新米,都混在了一起。这样的杂和米根本没法烹饪。

    剧本创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十几个编剧在一个马勺里炒饭,这饭不炒糊了才怪呢!

    剧方搞这种宣传,原因或者目的也好猜。这十几个编剧中,必然有一位是话语权比较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统筹全局的。而这位统筹全局的编剧,恐怕在阅历和能力上不那么能服众。

    《卿云传》是大制作,商叶初保守估计,投资至少在两个亿以上。这样的项目,所有人压力都很大。

    如果剧火了,一飞冲天,那自然皆大欢喜。这位统筹全局的编剧就可以出来摘摘桃子,营销一番,如果运作得当,成为小郑博瀚不是问题。

    如果很不幸,万分之一的概率,剧扑了。这么大的制作总得有人背锅。到那时,这位摘桃编剧就可以躲在十几位编剧身后装死,甚至一推二五六,伪装成清清白白的无辜白莲花一枚。

    不过,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