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无奈的天柱大将军 (第2/3页)
大军驻扎在朝歌,与汲县之间相距不超过两百里,共县更是在汲县以西,这么深入都没有遇到敌方大军前来围追堵截,确实有可能敌军已经整体后撤。
这一块因为抵触太行山南面,有着大片的山地,并不适合耕种,真正的精华是在河内郡那一块。
窦泰带着些许期待的眼神追问道,“你觉得敌军为何会如此安排?”
段韶略作思索后开口道,“应当是想要拉长我军补给,加重我军后勤粮草的负担。”
高羽并非完全将黄河这条水运路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水运运粮,极大的好处就是成本极低,毕竟船只能运送更多的粮草,且船只又不用吃粮,但就是因为船上囤积大量粮草,吃水很深,又是逆流而上,需要纤夫在岸边拉纤。
速度就不可能太慢,这一段黄河流域的河道并不宽,尔朱荣大军完全可以在南岸想方设法的往运粮船上射引燃物,又或者是干脆从上游,提前放浇油的船只顺流而下,在半路将其引燃即可。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水运只能在已经掌控的安全区域使用,然后走淇水一路运至朝歌,再走陆地运送。
这也是高羽下令先将朝歌拿下的原因,拿下朝歌就控制了淇水。
可粮草运输这玩意,只要上了陆地,成本就是成倍的增加。
拖车的牲口要吃,押送的运粮兵也要吃,运送的数量还会下降。
自古以来,一个合格的领军主帅,永远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后勤补给路线,针对敌方的后勤补给线动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高欢为何一辈子被堵死在玉璧前?
因为玉璧就卡在他的后勤补给线上,不拿下玉璧,贸然领兵西进,玉璧的守军随时都可以出来截断他的粮道。
哪怕是再勇武,士气再高涨的军队,一旦粮道被断,立马就会变成一群乌合之众。
秦赵之战的时候,赵军士卒还不够骁勇?
被断粮之后,也只得丢掉兵刃,甲胄,放弃抵抗。
“不错。”
窦泰很是满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将者一定要重视后勤补给。”
“你二人且先下去吧。”
“喏!”
待到二人离开后,窦泰又来到舆图前仔细看了看,“怕不是尔朱荣的缓兵之计?不行,我得速速禀报丞相。”
………………
洛阳。
萧瑟的秋风卷走树枝上残留的枯叶,枯黄的树叶在半空之中盘旋片刻后,终究还是落到了地上。
尔朱荣眼中闪过一丝惆怅,仿佛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如枯叶这般,虽能在空中盘旋,但终究逃不过跌落地面的结局。
一阵脚步声响起,将他惊醒。
尔朱荣回过头一看,脸上当即浮现些许笑容,“令绰,你可算是来了。”
“拜见丞相。”
苏绰拱手行礼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