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笼罩北方的乌云 (第3/3页)
    不过这不巧了吗?朕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大明的安稳,只能苦一苦后金百姓了。ƪ(˘⌣˘)ʃ
    打商业战要保证在军事实力上强过对方的同时,还要在经济上做到绝对的碾压!
    否则对方经济还没出现问题,就可能把自己玩崩了。
    军事上来说,隆庆帝虽然认为九边重镇战斗力已经弱的可怜,但那也是对标整个北方草原来看的。
    这个时期的后金,单独拎出来还真不够看的。
    至于经济实力对比就更不用说了。
    什么时候奴隶制社会,敢和封建社会比生产力,比经济了?
    不是隆庆帝看不起树林子里那群野人,他大明两京十三省随便拎出来一个,经济能力也能干爆对方!!!
    好啊!!景瑜不愧是朕的门生,这股聪明劲儿深得朕深传!!
    林如海:那个……陛下……虹儿……
    隆庆帝:啊,如海啊,你是对朕的说法有什么意见吗?(=^▽^=)
    林如海:……(´-﹏-`;)
    冷静下来的隆庆帝立刻召集心腹大臣,准备商讨一下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后续的诸多操作问题。
    隆庆帝看了看桌子上的折子,沉吟片刻,将薛虹的功劳默默记下,然后开口:“端个火盆过来。”
    两个小太监提着一个火盆就走了进来,隆庆帝将手里的折子直接扔了进去。
    “到底年轻,不是谁都像朕一样开明的,过慧者弊,谋国者伤。
    开弓第一次就有这样的本事。
    你这把帝弓朕要定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正式开弓之时啊!”
    谋国之名若是过早的传了出去,对薛虹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夏守忠看着火盆中的熊熊大火,以及在火中很快便成为灰烬的折子,在心里悄悄把薛虹的地位拔高了好几个档次。
    “来人,拟旨。翰林院编修薛虹,因翻译番邦典籍,指正昔日书籍错误有功。升为翰林院修撰,赏银百两,绢十匹。
    宣礼部、工部、户部三位尚书,摆驾太和殿!”
    隆庆帝一身威势腾腾,站在地图前,伸手向着辽东的地图抚摸去。
    手掌在烛火的照耀下,生出庞大的阴影,渐渐覆盖在辽东之上,甚至渐渐延伸至蒙古草原之上。
    宛若一片漆黑仿佛要压垮整个北方草原的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