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生为汉人,死为汉鬼! (第2/3页)
虽然这些人现在还跟自己这个正牌义子没法比吧,但这个趋势,也令夏侯霸感到了一些危机感。
况且自己确实贪生怕死不错,但回一趟曹营而已,在他看来哪有这么危险。
伯父夏侯惇回去被杀,是因为他是此地地位最高的统兵大将。
杀他祭旗,能让军心大乱。
但自己区区一个小将,杀了又有何用?除了自己汉王义子的身份,杀死自己会彻底激怒汉王外,对军心并无什么影响。
说不定按照以往听说的汉军传统,当即全军缟素,立地哀兵,战力大增的事迹,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况且我夏侯霸在曹营也有人脉!
自家老爹还在那呢,安能眼睁睁看着不顾?
前些天那个投降的曹安民不是也在洛阳来去自如,全身而退了吗?
所谓富贵险中求,欲求泼天大功,岂能不冒一点风险?
念及至此,夏侯霸向着南面行大礼参拜。
“霸,受汉王大恩,未有回报之机,愿为义父出生入死,百死无悔!
今,岂惜身保命,畏怯不前?”
“好!”
杨弘满意而笑,看向夏侯惇,“镇北将军,可还有话说?”
夏侯惇:“.”
见鬼!这倒霉孩子,你还就真的冒着杀头的风险,非得回去坑害你父亲,拉都拉不住?
见伯父夏侯惇,也默许的自己这等忠义的行为,夏侯霸只觉泼天大功,就在眼前。
只要此计成功,别的不说,哪怕只是在曹营之中联络上父亲,让他趁着还有曹贼信任,暗中倒戈一击。
倘使侥幸取得曹贼首级来降,那何止是泼天大功?
根据汉王去年开的价,这玩意至少值九个泼天大功!
今年说不定还涨了。
关键还不像世家纳献土地人口之类的,因为家族人多而各种利益分配问题,于是在个人上就容易被分薄。
整整九个泼天大功,系于一人,那是明年元日该什么光景?
家父汉王!
生父,天罡第一星君夏侯渊。
大伯,天罡第二星君夏侯惇。
在下,汉国第一世家子,夏侯霸!
光想想那日子,都能美的乐出来。
因而夏侯霸赶忙向两位军师追问之。
“今霸愿冒险地,为曹军传假讯,示伯父卧薪尝胆之志。
然,曹军何以信我?”
对此,两位军师早有准备,只见陆逊笑吟吟为他解释。
“此事汝莫以为是我等灵光乍现,实则是老师多年布局,只为今日。
汝至曹营,若遭见疑,可言说镇北将军于我军中多年,大多时间都居于困室,不得自由。
再说其每每出行,都有大将监督言行,言论不得发乎本心。
更从未亲身出战一日,出谋一策,等等。
总之吾等多年限制一位隐忍卧薪之人,岂会无有疏漏之处?
只是镇北将军常年受困于我大军之中,纵有疏漏,我等也可轻易处理,使他多年未曾找到机会罢了。”
杨弘也顺势言之。
“霸公子,尽可放心。
此局汉王已布置多年,这些年间曹军亦有细作,混入我等营中探查消息。
此类怪异之处,即便我等严防死守,也早被曹贼探查得知。
操必也怀疑心,以为镇北将军受我等胁迫。
只是没有实证,后来又有霸公子当了汉王义子,而镇北将军的官爵也越封越大。
其更怀疑心,复觉镇北将军真心投汉。
如此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使他疑虑难安,不辨忠奸。
否则霸公子以为,出了你与镇北将军之事后,汝父夏侯渊,又岂能依旧深受信重?”
夏侯霸惊了!
听两位军师说的一本正经,有理有据的。
这下别说是曹营中人,便是他这个汉王义子,都要怀疑自家伯父,是不是真的卧薪尝胆,图谋反正了。
这.天下间,竟然有谎言能说的跟真的一样?
因为夏侯霸越是回忆他和伯父夏侯惇接触的细节,就越觉得有理!
别说曹营了,就是他每每看到大伯身为镇北将军,却总是独自居住,不见外人,而外面常有大军守卫,又何曾没有起疑?
特别是每次和大伯见面,他身侧也总是兵马拱卫,大将贴身,对自己一副欲言又止,偏偏又什么都不说的眼神。
一次两次还好,相处久了,他又如何能不察觉其中古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