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续欲降汉久矣,适才相戏耳! (第1/3页)
看着汉王书信上解释的汉军引兵东向的原因,张辽倒是并未起疑。
虽说齐王响应汉王号召,带兵北上伐兖,以尽臣邦之责。
但念及自家将军过往的赫赫战绩,汉王说他半路反复,助曹为虐,张辽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吕将军嘛,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哪天他真心鼎力相助,没有临阵倒戈的,那才吓人嘞。
何况这发来的可是汉王白纸黑字的盖印书信,所谓金口玉言,上面说的,倘使是虚言假话,将来真消息传过来一对,可是要掉汉王威信的。
就算要拿假话骗人,一般也得派个使节过来,假话部分,由那个使节口口相述。
以后就算事发了,也就是斩杀一个使节,治他个假传口谕之罪。
因而当看见汉王书信上,言说齐王倒戈之事,张辽便已信了几分。
唯独就看见齐王跑去刺杀汉王义子的部分,他略皱了皱眉,只觉:吕将军糊涂了。
咱们齐国就算要倒戈助曹,也就是打打辅助,您在北边倒戈之后,稍微牵制一下汉军,尽同盟之谊便是。
您堂堂齐王,何必为一曹贼,卖命至此,真跑去亲身刺杀汉王义子,同汉军拼死?
这下好了吧!
引火烧身,把汉军主力引到齐国,汉王直接冲我来了。
但毕竟是自己跟随多年的主公,张辽只是心底叹了句,要是换他在北边统兵,绝对不会这么打,干出刺杀汉王义子的事。
随即继续将眸光放在眼前书信上,看了下去。
【.
故引兵东向。
灭齐!
朕念将军勇冠三军,重义守诺,非齐王这等背信弃义之小人。
只恨汝征战天下十数哉,而未逢明主。
所事之齐王,实乃反复无常之徒,孤以诚心待之,结以姻亲,许以属邦,以为同盟羽翼,岂料狼子野心。
竟助纣为虐,临阵倒戈,行刺朕之义子,此等背恩之举,天地所不容,神人所共愤!
将军素有明辨之智,岂不知齐王之行,天下共讥之!
屈身齐王吕布,与窃国曹贼为伍,而失匡汉之心,忍负青史之名?
效命三姓家奴,使汝同受骂名,则枉立功业,空怀远志,而无大名于九州。
朕,则不然。
承天序,摄汉统,扫清奸邪,复安宗庙,今举义旗于淮南,伸大义于天下!
聚九州忠勇之士,揽四海遗珠之贤,迎天子,复朝纲,振汉统,升太平!
将军若幡然醒悟,弃暗投明,脱离齐王,归附汉室,岂非遵大义而顺时势,迎天命以昌万民。
今献小沛,迎汉入齐,当为泼天之功,朕当表奏诸王议会,授中郎将之职,更收将军为义子,将来封王赏地,何惜资财?
朕曾于寿春立黄金台,其上列三千尊位空悬,以袁氏之富,养忠君之士。
黄金台上三千客,九州富贵共荣华!
君若早闻,何不速归?
使天下之士,与朕共扶炎汉,养九州之富,与汝同享荣华。
诚如此,则将军之功,可与卫霍流传千古!
但若执迷不悟,朕麾下八十三万大军,自出寿春,所向无敌!
挡我者,必随曹、吕同受国诛,陷之死地,悔之晚矣。
将军若审时度势,明辨是非,当于今夜举火为号,开城受降。
翘首以待,勿负朕望!】
见张辽垂眸看信,脸色变换不定,堂下众将神色各异,最终大伙共同以眼神示意魏续。
魏续也不推辞,代表众将出言问之曰:
“将军与汉王也有往来?
今大军压境,临阵于前,何有书信至耶?”
张辽抬眸看他一眼,情知这是魏续监察之职的本分,遂冷笑出声,答之。
“尝闻汉王有策定乾坤之智,操持天下之能,辽今观之,徒有大名。
彼既知吾忠义,又岂能背主求荣,进献徐州,以谋富贵?
还言要收辽为义子,将来封王赏地,同享富贵。
笑话!
汉王义子,天下人争之,唯辽不屑也!
我岂是为一义子身份,就背叛旧主之人?
发来此信,徒惹人笑耳!”
说着,为了自证清白,表明心迹,张辽也不疑有他,将书信递给魏续与其他人传阅。
然说者无心,看信者有意!
魏续心道,那可是汉王义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