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异口同声,栽秧助农 (第3/3页)
别有心机的人以此为借口,说仙儿耽误了农业收成,那也是不小的罪过。
所以李殷一大早便扮成穆悠到了县衙,派出衙役去给各乡传了话,然后又召集齐了县城的龙舟队,安排了今日新的任务。
汪老汉家住在城郊,和周边的大多农户一样,靠黄柏河畔的几亩水田生活,田里种了半亩藕,如今倒是荷叶田田,荷花含苞了。可剩下的两亩多稻田,却还空闲着,田倒是整好了,可是却缺了劳力栽秧,都快急白了头。
“本来有三个儿子,老大十多年前便入赘了,也就不指望了。剩下两个儿子从三月底便开始整田了,可因为用水的问题得罪了田府的人,都……都被打伤了,哎,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如今还不能下地哩。”汪老汉红着眼,指着育秧田道:“眼见着秧苗越长越大,如今都有五寸长了,都长不开了。”
“这水田都是你一个人整的?”穆悠问。
“是。”汪老汉说着,跛行几步,来到育秧田边:“哎,到底岁月不饶人啊,老了,干不动了,忙了十来天,这腿疼的毛病又犯了。”
穆悠跟过去,在田边拔起一棵杂草仔细看着:“这秧苗确实太大了,要拔起来重新栽吗?”
“是。那白花花的大米饭好吃,可种出来实在不易:先要选上好的种子,晒种,浸种,催芽。催出的小苗先种到这块育秧田里,待长到三寸长了,再拔了移栽到水田里。”汪老汉说着,又忍不住朝穆悠看去,见他仍拿着杂草,想了想,壮着胆子道:“呃……明府……你这……你手里拿的不是秧苗,是稗子。”
“稗子?”
“没错,稗子是一种杂草,跟秧苗长得很像,呵呵。”
穆悠再次看了看手里的“秧苗”,尴尬地笑笑:“野草嘛,我当然认识,所以才帮你拔了。”
众人围在两边,见穆县令出了错却还死不认账,无不掩面而笑。
穆悠扔了稗子,佯怒道:“还愣着干什么?我出钱请你们来看热闹吗?没看到这么一大块田空着在?”
“明府,那今天不练习划龙舟了?”一个汉子问道。
“当然要练,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栽秧。都动起来!你们两个去拔秧苗,你们两个负责搬到水田去,剩下的人负责栽。什么时候栽完了,再练一个时辰划桨,先完事儿先放工,要不然忙到半夜也得接着干!”
众人听了这话,赶紧撸起衣袖裤腿忙了起来。
“明府,你就这样看着啊?”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喊道:“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要不明府也来试试?”
“对啊对啊,明府应该都没栽过秧吧?没事儿,我教你。”又一个跟着帮腔。
“哎,喜子,你们说什么哩?没规矩!”一个年纪偏大点的汉子低声喝道。
“没事儿,明府随和着哩。不会生气的。是吧,明府?”
“是。可你们不要依着我好说话就偷懒啊!要不然,小心板子伺候!”穆悠笑道。
“不敢不敢,呵呵呵。”众人也笑了。
“明府,来嘛,一起栽,更快!”
“是啊,呵呵。”
“只要你不把稗子给人家栽上就行。”
“好。就这点活儿难得到我?看着,给你们露一手!”穆悠也来了兴致,三下两下摘了官帽,脱了官服,去了鞋袜,也同众人一样撸起袖子,卷起裤腿下了水田。
汪老汉一愣,赶紧踉踉跄跄地去捡起了田坎的官服官帽,恭恭敬敬地托在手里,眼中泛起了激动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