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224、一刀斩断功名路(中)

224、一刀斩断功名路(中)

    224、一刀斩断功名路(中) (第2/3页)

  完蛋玩意儿,没一个能指望得上的。

    可说实话,见惯大场面的东莱先生,此刻都觉得无比棘手。

    因为桓应传位崔岘,而后骤然离世,事态发展过于仓促,是个相当大的变数。

    再加上崔岘给《尚书》定错。

    同桓应那场辩论中,他还隐约辩出了‘儒家新学’的思想萌芽。

    一桩桩、一件件,彪悍到很难评出哪一条最生猛。

    如今这些叠加在一起,那就是堪称‘爆炸’的恐怖效果,注定要掀起一场全方位的血雨腥风。

    而风暴的中心点,绝对会落在岳麓书院。

    这么看来,桓应死后特意宣布,闭山门十五日,也是在为崔岘保驾护航。

    老头儿实在用心良苦啊。

    东莱深吸一口气,在班临三人傻眼的注视下,尴尬宽慰徒弟:“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说白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咳……”

    说白了,这就是白说。

    岳麓山长,是崇高的政治地位。

    修订《尚书》,是更改取士规则。

    新学萌芽,是继往开来的儒家思想改革。

    三位一体,那就是王炸。

    更何况,崔岘还有一位首辅师祖。

    不管是儒家内部多个学派,还是官场各方政党,乃至世家、乡绅群体,以及诸子百家残余,只要脑子清醒,都会倾尽全力,将崔岘一脚踩进泥沼深处。

    东莱先生这话,就是在隐隐规劝徒弟,暂避锋芒,徐徐图之。

    但,避不开的。

    这场以一人向全世界宣战的厮杀已经开始了,每避开一步,都有可能让崔岘身陷囹圄。

    万劫不复。

    所以,他一步都不会退!

    “桓公仙逝前,曾向圣人赎罪。”

    崔岘抬起头,说出来的话,让东莱四人脸色发白。

    站在桓应灵堂前的年轻少年郎,一双眸子燃有星火,他认真道:“老师,学生想试试。”

    “鱼,我要。”

    “熊掌,我也要。”

    “新学要革新,经书要修缮,院长之位是桓公传我的,我自是要替他,守住这岳麓。”

    “好叫桓公泉下——问心无愧。”

    他声音不大,但一字一顿,尽显少年肝胆魄力。

    以至于东莱、班临四把老骨头,都跟着一起热血澎湃起来。

    年轻,真好啊!

    “既如此,那便去试试吧!”

    东莱先生扬了扬眉:“老师会一直站在你身后。”

    崔岘就笑。

    他快速提笔,再次修书一封,递给东莱:“关键时候,老师可不能只站在学生身后,要行动起来。”

    “这封信,走司礼监的路子,送往京城。”

    “还有,再劳烦老师,将我家人,大哥他们,尽快接来岳麓。”

    现在的开封,就是个‘火药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