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初步接触,消息公布(二合一求月票) (第2/3页)
不当之勇,应该去边军为国效力,留在蜀州卫着实是有些屈才。”杨林眼中带着向往之色道。
显然,他就想去边军。
年轻的将士总是渴望建立功勋。
裴少卿随口给他画个饼,“杨兄有此意,改日我跟我爹提一嘴吧。”
“当真?”杨林闻言大喜过望。
虽然他爹舍不得放他出去冒险。
但如果是威远侯亲自要人,他爹就算一万个不舍,也只能乖乖照办。
杨林已经在幻想自己在北疆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荣归故里的画面。
裴少卿笑吟吟点点头,“嗯,只是怕杨兄万一有个不测,杨指挥使将来会因此记恨于我,那就不好了。”
“我辈男儿,就应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杨林气势如虹,兴奋不已的说道:“裴兄放心,若真是能去北疆效力,我一定会提前留下遗书给我爹的,我若是有个不测,他总不好违背死去儿子的遗愿对你心存记恨。”
看着他这副模样,裴少卿心里有些感慨,或许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吧,而不像他满脑子权力算计。
“杨兄拳拳报国之心,让在下万分佩服。”裴少卿抱拳,然后又生硬的把话题拉了回来,“不知陈千户和赵千户颇有勇力之外,为人如何?”
他这么直白的打探,或许会让有些人起疑心,但对杨林来说刚刚好。
“两人关系极好,但是性格却又完全相反,陈千户沉默寡言喜欢埋头做事,对下属管教严厉之余又十分体恤下属,但不敬权贵;赵千户性格跳脱总有惊人之语,敬权贵士族,对下属严厉到苛责的地步。”杨林没什么心机,对裴少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裴少卿笑着说道:“那这两人能够玩到一起去,倒也是一件妙事。”
“谁说不是呢。”杨林摇摇头,随后问起了最近听说的一件事,“裴兄近日又剿了个玄教逆贼的分舵,还招雷杀了一只红毛凶尸?能讲讲吗?”
谣言就是这么传出来的,民间都在传裴少卿会招雷,有一手御雷术。
“此事说来话长……”
两人闲聊间,很快就到了地方。
除了皇宫的禁军外,这是裴少卿穿越过来这么久头一次看到正规军。
执勤巡逻的士卒披着甲,走动之间甲叶哗啦啦作响,其余士卒都脱了盔甲正在伐木修建营地,从马背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几乎是不见尽头。
而据杨林所言,蜀州卫只来了七千多人,就已经漫山遍野都是,不敢想象几十万大军又该是怎样的场景?
让裴少卿心里都有了种带兵征战沙场的冲动,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深知自己不是那块料,可别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豪气去害人了。
战场可不像官场,比官场更凶险百倍,打不过是真打不过,不是靠一些小聪明或阴谋诡计就能取得胜利。
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知。
来到中军大帐,裴少卿翻身下马跟着杨林走了进去,刹那间,帐中两侧的十几条汉子就齐齐看向来他们。
“爹,平阳男来了。”杨林说道。
“在军中要称职务。”上首,年近四旬,身材彪悍的杨光说话的同时人已也经起身相迎,“平阳男有礼了。”
“见过平阳男。”两侧的十几位千户和副千户也纷纷都起身抱拳行礼。
虽然早就知道裴少卿年轻,也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所见后,在场众将士都还是惊讶于此,且心情复杂。
裴少卿回礼,“杨指挥使,诸位将军有礼,可算是将你们盼来了。”
“平阳男请坐。”杨光指着椅子。
裴少卿走过去坐下。
其他人这也才重新落座。
杨光打量着裴少卿,笑容满面的说道:“不愧是将门虎子,平阳男真乃一表人才啊,才刚进通州就又听闻平阳男再建新功,真是可喜可贺。”
“同喜同喜,蜀州卫此番前来通州也当携功而归。”裴少卿笑语道。
他这话一出,帐中所有人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圣旨里只要他们来通州配合裴少卿行事,没说是什么事。
杨光问道:“还请教平阳男,我蜀州卫此次来通州到底所为何事?”
“围山。”裴少卿简言意骇道。
“围山?莫非是要剿匪?”
“凤凰山石破天,还没进通州就听说过此人大名,难道是为剿他?”
“可这也用不着调我们来吧?”
帐中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都住口。”杨光呵斥一声,看着裴少卿问道:“不知怎么个围山法?”
“在凤凰山中有修士洞府。”裴少卿这一句话,又让帐篷内炸开了锅。
“什么?这山里有修士洞府?”
“我明白了,陛下是调我们来围凤凰山,然后派人找这修士洞府。”
“那怎么不直接让我们去找呢?”
“诸位,诸位听完说完。”裴少卿有些无奈,这群当兵的真是没规矩。
居然敢打断他说话。
杨光脸上有些挂不住,一巴掌拍在桌案上,“都安静,听平阳男说。”
帐中的杂音这才逐渐消失。
“本官得到一支阵旗,证明这凤凰山中可能有修士洞府,所以欲将这消息放出去,并把山围起来,让有意者购门票入内寻找机缘,售门票所得正好充实国库。”裴少卿简洁讲述。
在场众人跟景泰帝一样,也是头一次见这种操作,懵逼、惊为天人。
“可既然有修士洞府,平阳男何不独占机缘?”有人忍不住问了句。
其他人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还用问,肯定是找了没找到啊。
甚至都不确定山里到底有没有修士洞府,所以才出此下策赚上一笔。
平阳男真他娘的是个天才啊!
怪不得能讨陛下喜欢呢。
裴少卿冠冕堂皇的说道:“如今仙道断绝,就是找到修士洞府亦不能长生久视,还不如借此机会充实国库为陛下分忧,此事若成,诸位皆是为君分忧的有功之臣,当简在帝心。”
这话大家都懂,自古以来能给皇帝搞钱的人皇帝都绝不会让其吃亏。
他们千里迢迢从凉州到通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