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创业在晚唐 > 第二百零一章 :丰收

第二百零一章 :丰收

    第二百零一章 :丰收 (第2/3页)

只有保义军能收留他们。

    这里面,帅司补充了二十六名书手,这些都是以前在天平军、义成军中做过甲、兵、骑、仓等军吏的,他们因战败被俘,成了草军的一员。

    现在赵怀安给他们机会革面,哪有不感恩戴德的?

    不过,赵怀安依旧将他们布置在最基层,基本就是只能做事,而参与不到任何机要事。

    没办法,万一里面有什么草军的核心党徒呢?

    虽然对于扩张队伍来说,这些都不是需要顾忌的,毕竟只要你发展的好,就是真草军又如何?还不是巴不得尾附其后?

    能过好日子就没人想去过担心受怕的日子。

    但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不经历时间和事情的考验,如何相信忠诚?

    相同的原则也适用度支那边。

    这一次,度支那边补充的人数多些,有八十多人。

    曹州作为漕运网络的支线,虽然没有汴州那么商业繁华,但还是有很强的商业氛围的。

    那些以前给商队做过算计,给州县做过算吏的,基本都被吸纳进了度支里面做了一名伟大的砖头,在无数个黑夜中挑灯算账。

    剩下的,就是流民、俘虏中做过商人的,他们都被安排坐船回光州,然后会有政司的人来考核,看有哪些人值得补充进队伍。

    随着赵怀安江海贸易的开展,他对有过商业经验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商队组建,地方商务、贸易站点,这些都需要大量商业人才。

    所以一般来说,这些商贾被送回光州后,肯定是有他们一个岗位在的。

    此时的光州真的是一片欣欣向荣,到处都是岗位,只要有胆有能力,你就能有机会!

    然后就是工匠们了,有制甲、锻刀、编甲这些和军事技能相关的工匠,在草寇那边也是单独列一营的,这些人也基本落在了赵怀安手里。

    他们人数大概有六十多人,都是以前曹、濮二州军院下直属的刀、甲、弓匠,在城破后被草军俘虏,之后就一直为草军锻造甲械。

    赵怀安将这些人都安置在幕府下面,编入到帅司下面的四曹判官下面,专门负责行营的军械维护和打造。

    然后就是会一些医匠了,医生、兽医这些统统加起来,就只有二十三人。

    没办法,这就是这会的医疗条件,往往两三个里才有一个会手艺的医人,能有二十三人,都已经是草军自己筛过的了。

    这些医匠和兽医统统被安排到了裴闵那边了,稍扩充了一下军中的医匠队伍。

    赵怀安一直就很重视医生。

    自从招揽了裴闵这些良医后,就开始选聪明伶俐的少年作为他们的学徒,通过传帮带,干中学,来组建一支能成规模的医生队伍。

    两年过去了,队伍的人数到了六十多人,可已经到了极限,因为能带学徒的良医已经带满了。

    现在有了这二州的良医的加入,军医队伍又能扩充一波学徒了。

    以上这些都是留军的。

    然后剩下的和生产技能有关的,如铁匠、木匠、水桶匠、陶器匠这些,全部运回了光州,但也是直接隶属在军府下面。

    随着赵怀安不断缴获大量人口,这些人都会直接隶属在军府下面,也使得现在的光州军府越发庞大。

    但这也是战争时期的常态,这个阶段,公的成分就是要比私要多,如此才能应对日益残酷的战争。

    这批工匠的人数是最多的,有九百三十二人。

    和保义军一样,草军那边也对工匠有强烈的需求,所以每破一地一庄,必先收工匠入老营。

    然后就是有军事技能的军士了。

    草军中的老贼基本被赵怀安摘出来砍了脑袋,算做了军功。

    这些人都是王仙芝的核心党徒,有些甚至还是和王仙芝一起贩过盐,根本归不了心。

    所以赵怀安基本收的都是此前曹、濮二州的州军、下面的县卒、地方上的土团、还有土豪庄园里的乡野武士,以及就是天平、感化军的俘虏。

    这些人零零总总加起来有六百多人,赵怀安将他们全部补充到了随夫队伍中,让他们先给衙内兵背甲。

    如此做除了是为了扩张兵力,另一部原因是,这些人都是流民队伍中的强力者,也是不稳定的因素,将这些人抽出来放在军中,后面流民运回光州后,也方便治理。

    差不多就是这些人了。可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人力财富,赵怀安如能好好吸收掉,那保义军的实力将再上一个大台阶。

    不过,这一次赵怀安收拢、俘虏的人口将近五万,其中有专业能力的,基本就是这一千多人,真算得上五十人里面挑一个了。

    这些都是赵怀安自己心里晓得的数字,知道自己这一顿是真吃撑了,可在杨复光面前,他竟然还是一副为国分忧的忠臣面目。

    甚至,赵怀安为了做戏真,还和杨复光那边提了条件。

    他和杨复光表示,光州接受这么多的流民可以,但如此庞大的人口运输,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沿途州县确保水道通畅,还有提供必要的口粮。

    杨复光能说什么?一个字,给!

    就这样,自迎了杨复光后的整个正月,赵怀安都在忙着调配人员和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