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寒热 (第3/3页)
,金灿灿的眼珠子盯着他们手里的松子,忽然恶趣味的“嘎”的叫了一声,吓得孩子们一哆嗦,松子撒了一炕,让大人们好一通笑话,
一婶子回家一趟后带了最稀罕的东西过来,笑着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打开是几块黑乎乎的糖。
“来,把头,这是去年跟朝鲜人换的红糖,补气血的。”
殷灵毓婉拒:“安婶儿,我没受什么伤。”
“那也多补补,小孩儿多补补才长个儿。”安夏不由分说捡起一块黑乎乎的糖块,掰下一半儿塞给殷灵毓。
殷灵毓只好接下来。
万谦盘腿坐在炕沿,手里捏着一块冻梨,没完全化开,还带着冰碴儿,咬得咔嚓响,甘甜沁凉的汁水下肚,也终于平静下来不少。
“把头,细说说,都瞒着我们干啥了?!雕从哪儿来的?人怎么杀的?为啥不叫我们?”
“金雕是主动跟着我的,以后就叫殷愿,人是这阵子打量好了下手的,我有把握,怕牵连到咱们寨子……”
“这叫啥话把头!”喝着酒吃着菜的众人纷纷不干了,撂酒杯就表态度。
“就是!见外了啊!不就是杀那群黑乌鸦!咱们哪个不想跟着干!”
“把头你放心!俺们跟定你了!咱老把头都仁义!俺们也不差事儿!”
殷灵毓环顾一圈儿面前的人,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且不说原身与朝廷的血仇,单说清朝本身,她真的比起入朝还不如造反。
清朝皇帝其实早便知悉外界的世界,但他们一心奴役这个国家的百姓,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康熙看不起蒸汽机,自行车,乾隆知晓外国革命于是选择是继续文字狱。
甚至到了最后,不惜“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殷灵毓并不爱好战争,但她绝不想看到近代史。
若说入朝去改,且不说她是女子,估计还被通缉,就是入了,也是在维护奴役百姓的满人皇帝的统治。
而非真正让天下百姓能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