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发展 (第2/3页)
当兵的,满人汉人凑一块儿有说有笑,搬石头抬木头比谁都卖力,看见他们的娃娃摔了还会顺手扶一把,递块糖,对着他们客客气气又是同志又是大爷大娘的,一点儿没有看不起!
这跟自己邻居家孩子有啥区别?
跟他们干,说不定他们以后真能过上好日子!
不仅是他们这么想的,其实基本上所有过得不好的穷苦人都是这么想的。
比起多多少少丢失了特权的,妥协并寻求发展的阶层,百姓和昔日贱籍的日子明显好过了许多。
京城里,孩子们聚在一块儿溜冰车,打冰尜儿,或者扔嘎拉哈,堆雪人儿,还有人在打雪仗,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你抖空竹厉害就算了,你冰尜儿也打的这么好?快教教我!”
“那你也得教我溜冰!”
“没问题!”
“哥!娘说工厂那个透明的窗户上好多好多冰花儿!可好看啦!我们今天去接娘下班吧!”
“好呀好呀!我还想吃娘买的糖葫芦!”
吃得饱,穿的暖,孩子们才能开始如此肆无忌惮的撒欢儿。
从前的孩子,只能躲在炕上的草席里,又饿又冷的想着如何熬过冬天。
路过的大人也不恼,有的笑骂两句:“调皮鬼!衣服都湿了!快回屋烤火去!”
“知道啦大伯伯!”
“可别直接上炕啊!小心生冻疮!”那人笑着提醒一句,拉着自己那车蜂窝煤往家走。
这煤可便宜呢!回去就按政府说的,平常都烧开水喝!他还买羊肉了,听说是西边来的好羊,给爹娘补补身子!
苏州城里,杜望舒麻利的给人做着皮试,袁珠配合着她,面前的男孩儿女孩儿两眼空茫茫的掉泪。
仅仅只是因为很多昔日的老爷们偏爱盲女和小男孩儿而已。
所以他们的身体不算身体,她们的眼睛不算眼睛。
谁在乎呢?
杜望舒在乎,袁珠在乎,殷灵毓在乎,华夏的人都在乎。
而这些人也属于华夏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